[实用新型]挡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7434.3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6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邹金财;李元堂;王珩;黄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南口轨道交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7/18 | 分类号: | B61K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晶晶 |
地址: | 10220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挡车器。
背景技术
挡车器设置在轨道的末端,用于阻挡列车的前进,使得列车未能及时在轨道位置停车时,不冲出轨道,以保证列车安全。
图1a为现有技术中的挡车器处于压缩工况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图1a中挡车器处于回复工况时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a和图1b,挡车器包括用于与钢轨固定的X型支架(图未示出),缸体1、活塞2、活塞杆3和复位弹簧4。活塞2固定在活塞杆3的端部。复位弹簧4的两端分别与缸体1端部和活塞杆3的位于缸体1外侧的一端固定。缸体1具有内腔5和外腔6,其中充有油液。活塞2和活塞杆3的一部分位于内腔5中以将内腔5分为有杆腔51和无杆腔52。内腔5和外腔6之间通过回油孔7和单向孔8导通,其中,单向孔8允许油液从外腔6流向内腔5。活塞2上设置有连通有杆腔51和无杆腔52的节流孔9。
参见图1a,箭头A示意了活塞杆3的运动方向。在压缩工况时,在外力作用下,活塞杆3带动活塞2向左运动,因单向孔8的作用,油液只能通过节流孔9向右流动,以产生阻力,活塞2右侧的油液吸收能量。因活塞2左侧体积减小,导致活塞2右侧油液通过端部回油孔7流到外腔6。
参见图1b,箭头B示意了活塞杆3的运动方向,在回复工况时,在复位弹簧4推动活塞杆3向右运动,缸体1上的单向孔8处于打开状态,油液从节流孔9和单向阀向内腔5流动,活塞杆3移动的阻力大幅减小,直至活塞杆3复位。
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挡车器为液压阻尼装置,该液压阻尼装置在撞击时,吸收的能量少,难以有效阻挡列车的前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挡车器,用于有效阻挡列车的前进。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挡车器,其中,包括:
摩擦阻尼装置,用于滑设在钢轨上;
构架,所述构架的下部与所述摩擦阻尼装置固定;
弹性阻尼装置,与所述构架的上部固定。
如上所述的挡车器,优选的是,所述摩擦阻尼装置包括:
安装座,成对固定连接;
用于夹持所述钢轨的第一摩擦块,成对贴设在所述安装座内壁下部,所述第一摩擦块用于夹持所述钢轨能沿着所述钢轨滑动;
第二摩擦块,成对贴设在所述安装座内壁上部,所述第二摩擦块夹持固定所述构架。
如上所述的挡车器,优选的是,所述摩擦阻尼装置的数量为数对。
如上所述的挡车器,优选的是,
每个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数个螺栓孔,所述构架通过所述螺栓孔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挡车器,优选的是,所述构架包括:
侧板,数量为两块,各所述侧板的下缘与所述摩擦阻尼装置固定连接;
端板,数量为两对,各对所述端板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侧板的两端;
圆筒座,所述圆筒座的外壁分别与各所述侧板和所述端板固定连接,所述圆筒座的内壁与所述弹性阻尼装置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挡车器,优选的是,
各所述端板的一端呈U型,且开口朝下设置,用于设置在钢轨上方;
各所述端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弧形凹口,两个所述端板的弧形凹口拼凑且固定所述圆筒座。
如上所述的挡车器,优选的是,所述构架还包括:
横梁,固定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
如上所述的挡车器,优选的是,所述弹性阻尼装置包括:
缸筒,与所述圆筒座固定连接;
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端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滑设在所述缸筒内部;
泥芯,密封设置在所述缸筒内部;
其中,当所述活塞杆处于受压状态,所述活塞挤压所述缸筒无杆腔内的泥芯;当所述活塞杆处于自由状态,所述缸筒无杆腔内的泥芯推动所述活塞带动所述活塞杆复位。
如上所述的挡车器,优选的是,
所述圆筒座的两端设置有支撑螺栓,所述支撑螺栓支撑所述缸筒。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挡车器,具有摩擦阻尼装置、构架和弹性阻尼装置,列车撞击时的冲击力一部分被摩擦阻尼装置消耗,另一部分被弹性阻尼装置消耗,故能吸收较多的能量,所以能有效阻挡列车前进,使得列车停靠在安全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技术中的挡车器处于压缩工况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图1a中挡车器处于回复工况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挡车器安装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挡车器安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南口轨道交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南口轨道交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74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