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型船舶船底水下清洗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5599.3 | 申请日: | 201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9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常顺;肖海荣;张煌;潘为刚;韩耀振;周应兵;周风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B57/00 | 分类号: | B63B5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船舶 船底 水下 清洗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船舶船底水下清洗设备,属于航海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船底产生污底(海生附着物)的危害是极大的。海水中的生物如藤壶、牡砺、石灰虫、苔藓虫和藻类等,附着在船上会造成船只航行速度减慢,船底附着海洋生物,易产生氧浓度差电池而引起坑蚀。同时,海洋生物的排泄物除了助长腐蚀之外,随其积累,还会侵入船底涂膜中,并加速水线以下船体的腐蚀,从而将涂膜破坏,造成严重后果。
据统计,一艘船由于污底造成船体的平均粗糙度每增加10um,就会导致燃料消耗增加1%左右,而且还会导致船舶性能下降。船底被海洋生物附着,形成污损,造成经济损失。另外,船底海生物对军事上造成的威胁更大。当船底附着生物后,会使船速降低,耗油量增加,甚至于贻误军舰的战机。另外附着生物到达一定程度后还会使声纳失灵。
为防止此类现象产生,一般的处理办法就是在水线以下船体及船底涂上防污漆,以图杀死或驱散附着海生物,使之不再附着在船体上。然而此举伴随而来的就是造成海洋污染,随着各国环保部门对产生海洋污染的防污漆的重视,防污漆正逐渐被禁用或限制使用。
传统的清洗方法是,在船驶进船坞后,将船吊起,用化学药剂清洗或者人工用简单的器具敲打腐蚀垢层,这样的方法就存在很多的缺点:1)只有等船驶入船坞后,才可以进行清理工作,由于清洗不及时,即可能造成降低船舶使用寿命的后果;2)使用化学药剂清洗,清洗后的残留液会污染环境,也有可能加剧船的腐蚀,且清洗效率较低;3)人工敲打不光效率低,而且还会损坏船的涂膜,造成严重的后果;4)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型船舶船底水下清洗设备。
大型船舶船底水下清洗设备包含船上监视及控制单元、水下清洗单元及连接电缆组成。该设备不会造成海洋污染,不会造成船体及涂膜的损坏,而且该设备体积较小,可以在船舶航行中或者停泊时使用,无需进船坞使用,大大降低船底清洗的成本。而且通过缩短维护周期,可以提高船舶的经济性能。
所述的船上监视及控制单元通过水下清洗单元传送回来的视频可以实现对船底的视频检查,显示水下清洗单元的工作状态及故障信息,同时可以通过按键控制水下清洗单元的工作方式,使其工作在自动状态或者手动工作状态。
所述的水下清洗单元是该设备的核心,通过超声振子实现对船底污物的清洗,同时可以将船底的图像上传至船上监视及控制单元。该单元带有故障自诊断功能,可以将状态数据及故障信息发送到船上监视及控制单元。
所述的连接电缆是多芯电缆,能够为水下清洗单元提供工作需要的电能,同时也是船上监视及控制单元与水下清洗单元的通信媒介。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大型船舶船底水下清洗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框图。
图中:1、电源输入接口;2、船上监视及控制单元控制器;3、显示模块;4、按键输入模块;5、水下清洗单元控制器;6、水下摄像机;7、超声清洗模块;8、移动模块;9、吸附模块;10、连接电缆。
具体实施方法
本实用新型从系统设计上采用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思路。系统采用模块化的思想设计,将该设备分成多个模块,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易维护性能。
如图1所示,大型船舶船底水下清洗设备是由船上监视及控制单元、水下清洗单元及连接电缆三部分组成的。船上监视及控制单元由船上工作人员负责操作,主要由显示器3、控制器2和按键输入模块4组成,具备图像监视、水下清洗单元状态监控以及水下清洗单元的控制功能。船上监视及控制单元控制器2采用ST公司生产的Cortex-M3控制器STM32F107RBT6,具备以太网接口,能够通过以太网传输数据。显示器3采用TFT彩色液晶屏,水下清洗单元的工作状态以及水下清洗单元上的水下摄像机6采集到的船底图像信息会实时显示在显示器3上,并能通过链接电缆向水下清洗单元发送控制命令,控制水下清洗单元的工作状态及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55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豪华游艇自动操舵仪
- 下一篇:密胺树脂结晶紫内酯压敏微胶囊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