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的卡扣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7327.3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0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郭超;赵行阳;戴礼强;邹凌华;吴成明;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3/06 | 分类号: | F16B13/06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蔡正保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连接结构,特别是一种汽车的卡扣。
背景技术
卡扣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的紧固,一般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大部分卡扣的结构包括尾部呈圆盘状的卡帽部,头部为杆状的钉部,将钉部挤进汽车的钣金孔内而卡接在车体上。但是由于汽车震动频率高,导致卡扣容易从钣金孔中脱出。为此人们设计了一些能牢固连接在装饰板和车体上的卡扣。
如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汽车侧围饰板安装卡扣【专利号:201120468959.X,公告号:CN202326559U】,该卡扣包括卡扣主体和垫片,卡扣主体由上到下依次由卡扣帽、伞状片、弹性体、卡扣尖组成,弹性体上部设有凹槽,垫片中心设有与凹槽直径相同的通孔。这种结构的卡扣安装容易,间隙小,美观度高,汽车侧围饰板安装更牢固,耐久性更高,即使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仍然与钣金车身保持很好的连接作用。
但是这种卡扣不能拆卸,导致在维修时比较不方便,不容易从内饰板中拔出来。维修人员在拆卸过程中极易因操作不当而刮坏内饰板表面,稍有不慎还会弄断卡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拆卸方便的汽车卡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的卡扣,其特征在于,本汽车的卡扣包括呈钉状的本体,所述的本体包括呈长条状的连接部和与连接部端面固连一起呈圆盘状的卡帽部,所述的本体内沿着本体轴心线方向开有贯穿卡帽部并延伸至连接部的螺纹孔,所述的螺纹孔内设有与螺纹孔过盈配合且当装入螺纹孔后使所述的连接部能向外膨胀的螺钉。
本体包括卡帽部和连接部,挤压卡帽部使本体的连接部插入车体的安装孔内,卡帽部露在外侧。本体上有螺纹孔,将螺钉旋入螺纹孔,由于过盈配合,随着螺钉越深入螺纹孔,连接部的内部受到螺钉的挤压而向外膨胀,从而与车体紧密卡扣。拆卸时只需将螺钉旋出螺纹孔,那么连接部收缩回复原状,本体就容易脱离安装孔,从车体上卸下。
在上述的汽车的卡扣中,所述的本体采用塑料或尼龙材料制成。塑料或尼龙材料在弹性和韧性方面表现都比较优异,容易扩张或收缩,对安装和拆卸都比较适用。
在上述的汽车的卡扣中,所述的连接部包括呈圆杆状的杆身和轴向均布在杆身上的若干卡圈。圆杆状的杆身方便开设螺纹孔,杆身直径应大于螺纹孔,卡圈与杆身固连,连接部深入安装孔时,杆身外围的卡圈能与安装孔的孔壁相抵靠从而提高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使连接部不容易脱离安装孔。
在上述的汽车的卡扣中,所述的杆身与螺纹孔同轴设置。同轴设置,那么螺钉装配到螺纹孔内后,杆身能够在径向方向向外侧均匀膨胀,使卡圈与安装孔在周向上的摩擦力比较均匀。
在上述的汽车的卡扣中,所述的杆身头部呈圆锥形且所有卡圈向杆身的尾部倾斜。圆锥形头部容易插入安装孔,卡圈向杆身尾部倾斜形成倒齿结构,连接部插入安装时比较容易,若要退出安装孔则由于倒齿结构存在而比较困难,使得本体与车体连接时比较牢固。
在上述的汽车的卡扣中,所述的连接部包括呈圆杆状的杆身和周向均布在杆身侧部的若干条竖状条筋。条筋与安装孔的孔壁相抵靠,杆身被螺钉撑开时条状条筋与孔壁接触面积变大,摩擦力增大,提高了连接牢固度。
在上述的汽车的卡扣中,所述的卡帽部上开设有供螺钉尾部嵌入的避让槽。避让槽可以让螺钉的尾部嵌入其中,使得整根螺钉深入本体中,只露出螺钉的端面,提高了安全性,防止螺钉尾部割伤或划伤外物;同时螺钉能和本体较好融合,不影响车体装饰的美感。
在上述的汽车的卡扣中,所述的螺纹孔的深度与螺钉的长度相同。螺钉完全旋入后,螺纹孔内没有空隙,连接部比较结实,不容易折弯或变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的卡扣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在本体中装入螺钉将连接部张开,在拆卸时通过将螺钉拆卸,使连接部收缩,从而便于维修人员拆卸。
2.螺钉比本体材料硬度大,装入螺钉后不容易折断,提高了本卡扣的结构强度。
3.本卡扣只有螺钉和本体两个零件,结构简单,螺钉可以为普通市面上购买的,成本低,制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本体的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螺钉;3、螺纹孔;4、连接部;5、卡帽部;6、杆身;7、卡圈;8、条筋;9、避让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73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