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铁用组合型隔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0085.3 | 申请日: | 201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0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魏久顺;王豫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百安居减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14 | 分类号: | F16F13/14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周克佑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白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组合 型隔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和噪声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轨道交通振动控制,具体是指一种地铁用组合型隔振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日益成为解决城市交通的重要手段。当地铁列车移动时,车轮与钢轨的接触面产生的应力也随之移动,运动中的应力分布传递到周围接触面,形成基本的运动应力场,诱发了附近地下结构以及建筑物的二次振动和噪声。振动测试表明,振动对沿线建筑安全、实验室的正常使用和居住在地铁周围的居民生活的影响非常大。
目前,地铁隔振支座主要有钢弹簧隔振支座和橡胶隔振支座两类,如德国地铁多选用螺旋钢弹簧隔振支座,而英国地铁多使用橡胶隔振支座。钢弹簧隔振支座竖向频率低,支座水平刚度与竖向刚度相当,且支座刚度成线性,但对高频振动的传递率大,受疲劳寿命要求,钢弹簧材料要求高。橡胶隔振支座的竖向刚度较钢弹簧支座高,支座水平刚度较竖向刚度小很多,支座在不同竖向应力下动刚度是变化的,而橡胶材质的阻尼特性使用其对高频振动的隔振效果好,通过高质量的硫化工艺,橡胶隔振支座疲劳寿命长。
我国地铁浮置板结构多采用钢弹簧隔振支座,受浮置板疲劳寿命要求,钢弹簧多采用进口,导致浮置板成本高。
浮置板隔振系统中隔振支座工作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是静位移阶段,主要由浮置板和钢轨重量产生;其二是动位移阶段,由列车通过时产生。浮置板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与地铁隔振支座的动刚度和阻尼相关。
为提高钢弹簧的疲劳寿命,可通过降低钢弹簧的工作应力而实现上述目标。为减小列车通过时浮置板系统的动位移,减小系统自由振动衰减时间,使浮置板列车通过前后趋于平稳,以保障钢轨和列车使用性能,可通过增加系统阻尼达到上述目的。受列车运行水平惯性影响,隔振支座还应具有一定的水平刚度。
综合地铁浮置板隔振系统的工作特点和地铁隔振支座的性能要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铁组合隔振装置,可有效保障地铁浮置板系统隔振性能,隔振装置国内可进行加工生产,地铁浮置板系统造价可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铁用组合型隔振装置,该隔振装置综合了钢弹簧隔振支座和橡胶隔振支座优点,实现了竖向刚度、水平刚度和竖向阻尼可调,该隔振装置可在地铁浮置板系统中应用。
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地铁用组合型隔振装置,包括位于上部的上联接板、位于下部的下联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装置还包括位于上联接板和下联接板之间的隔振机构,所述的隔振机构分别与上联接板和下联接板相联接,构成整体结构,所述隔振机构能够实现隔离地铁振动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型隔振装置可用于地铁浮置板系统中,由隔振机构实现隔离地铁振动的功能。本实用新型中的隔振机构可采用如下多种结构:
结构一:所述的隔振机构包括厚肉型橡胶支座、钢弹簧支座和阻尼限位器,其中,所述的阻尼限位器位于中部,阻尼限位器由筒体、橡胶体、联接杆和粘滞液组成,筒体的下端固定安装在下联接板上,粘滞液装在筒内,所述的联接杆与橡胶体整体硫化成型,橡胶体塞紧压入筒内并封堵筒口,联接杆的下端位于粘滞液中,联接杆的上端与上联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的钢弹簧支座位于阻尼限位器与厚肉型橡胶支座之间;所述的厚肉型橡胶支座位于阻尼限位器和钢弹簧支座的外围,厚肉型橡胶支座由位于上部的上封板、位于下部的下封板、位于中部的内部钢板以及厚肉橡胶层整体硫化而成,所述的上封板与上联接板相联接,所述的下封板与下联接板相联接。
结构二:所述的隔振机构包括厚肉型橡胶支座和阻尼限位器,其中,所述的阻尼限位器位于中部,阻尼限位器由筒体、橡胶体、联接杆和粘滞液组成,筒体的下端固定安装在下联接板上,粘滞液装在筒内,所述的联接杆与橡胶体整体硫化成型,橡胶体塞紧压入筒内并封堵筒口,联接杆的下端位于粘滞液中,联接杆的上端与上联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厚肉型橡胶支座位于阻尼限位器的外围,厚肉型橡胶支座由位于上部的上封板、位于下部的下封板、位于中部的内部钢板以及厚肉橡胶层整体硫化而成,所述的上封板与上联接板相联接,所述的下封板与下联接板相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百安居减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百安居减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00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滑鞋圈
- 下一篇:电力风机前盖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