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柴油/甲醇组合燃烧柴油机油门位置信号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1363.5 | 申请日: | 2012-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1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姚安仁;刘军恒;魏立江;姚春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D19/08 | 分类号: | F02D19/08;F02D11/04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 甲醇 组合 燃烧 柴油机 油门 位置 信号 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柴油/甲醇组合燃烧柴油机,进一步涉及一种柴油/甲醇组合燃烧柴油机油门位置信号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柴油机因其良好的经济性及可靠性,不仅在载重车、城市公交车上大量应用,甚至在轿车中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但是,柴油机固有的微粒PM和氮氧化合物NOX排放比较高,且这两种排放物存在着此长彼消的折中关系。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法规日趋严格,PM和NOX排放成为制约柴油机发展的关键。现有技术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有:(一)在柴油机上采用高压共轨技术结合废气后处理等多种高新技术,但这一做法技术难度大,工艺复杂;(二)采用超低硫柴油;(三)柴油中添加甲醇或者乙醇等含氧、高汽化潜热的燃料实现混合燃烧,以减少NOX和PM排放;但这一做法柴油与醇混合后容易分层,掺混比例小,而且燃料在低温下难以着火,柴油机冷启动困难。
甲醇作为一种替代燃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含氧,燃烧范围宽且燃烧速度快,燃烧后污染物排放少,是清洁高效的石油替代燃料。甲醇在柴油机上最有前途的应用方式就是柴油/甲醇组合燃烧,即通过进气道喷入甲醇与进气形成均质混合气,进入汽缸后由缸内直喷柴油引燃,实现准均质的压燃燃烧模式。专用的电控单元根据转速、负荷等信号监控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并控制甲醇的喷射时间和喷射量,在保证动力性的情况下,使得经济性和排放性较原机都大大改善。
市场上仍有相当数量的柴油机,其供油高压油泵是直列机械泵,供油量都是靠机械转轴控制,不能够提供为实现组合燃烧需求的发动机油门开度即负荷信号。而组合燃烧系统判断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及喷 醇过程都是依靠电控单元,其只会感应电信号,故需研制监控油门位置开度(机械泵转轴转动量)及变化的信号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直列泵柴油机上柴油机油门信号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柴油/甲醇组合燃烧柴油机油门位置信号采集装置,所述柴油机的油门大小通过直列油泵的机械转轴21控制,在直列油泵外部的机械转轴末端有一油门摇臂8,油门摇臂一端与机械转轴固定,另一端与油门拉杆9固定;在机械转轴附近有2个螺孔,其中1个在转轴上部且垂直向下,定义为第一螺孔6-1;另外1个在转轴右侧且水平向右,定义为第二螺孔13-1;
还包括:
“L”型支架,通过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实现与直列油泵固定;支架摇臂7,在直列油泵机械转轴与“L”型支架之间,且与油门摇臂相同,围绕同一根轴心线摆动,与油门摇臂的摆动完全同步;传感转轴14,与支架摇臂固定连接,且与直列油泵的机械转轴具有相同的轴心线;角位移传感器4,与传感转轴连接,用来测量传感转轴的旋转角度量。
所述“L”型支架的实现方式之一:由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十字交叉连接而成,所述交叉部位均为可调节位移量的通槽,固定螺栓穿过两个槽孔十字交叉形成的通孔中,实现对二者的固定;所述第一支架2为直角“L”型,两条直角边上分别开有通槽2-1、2-2。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架摇臂7与油门摇臂8完全平行,二者通过螺栓10绑定。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还包括一个止推架12,位于直列油泵机 械转轴21和“L”型支架之间,传感转轴14两端分别架在止推架12和“L”型支架之间。
柴油/甲醇组合燃烧柴油机油门位置信号采集方法,通过设置一个与油门摇臂8完全平行的支架摇臂7,支架摇臂一端与油门摇臂固定,另一端带动一根传感转轴14旋转,所述传感转轴与直列油泵的机械转轴21具有相同的轴心线;油门摇臂8带动支架摇臂7作同步摆动,支架摇臂带动传感转轴14旋转,实现传感转轴14与直列油泵机械转轴21的同步旋转,通过位移传感器4检测传感转轴14的角度位移,实现对直列油泵的机械转轴21角度位移的监测,进而实现对柴油机柴油喷射量的监测。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传统直列泵柴油机油门位置采集装置与方法,实现了对传统机械式柴油机柴油喷射量的实时监测,为柴油/甲醇复合燃烧燃料的精确控制提供了可能,使甲醇与柴油进行气态混合燃烧,不但保证了柴油机压燃方式起到的良好性能,而且能够显著减少柴油机的PM和NOX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代表直列油泵的结构示意图。图中,6-1代表第一螺孔,13-1代表第二螺孔,8代表油门摇臂,9代表油门拉杆,10-1代表摇臂连接螺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13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