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直径钢管桩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6390.1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1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向波;庄卫林;马洪生;马建林;何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5/28 | 分类号: | E02D5/28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何强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径 钢管 连接 结构 | ||
1.小直径钢管桩连接结构,包括对接在一起的第一钢管(1)与第二钢管(2),在第一钢管(1)与第二钢管(2)的对接处套装有内衬钢管(3),所述内衬钢管(3)的两端分别伸入第一钢管(1)与第二钢管(2)内,在第一钢管(1)与第二钢管(2)的对接处通过焊缝(4)将内衬钢管(3)、第一钢管(1)与第二钢管(2)焊接为一体,其特征在于:第一钢管(1)与第二钢管(2)上均设置有预留孔,所述预留孔正对内衬钢管(3),在预留孔处通过焊点(5)分别将内衬钢管(3)的两端与第一钢管(1)、第二钢管(2)固定焊接为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直径钢管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钢管(1)与第二钢管(2)上均设置有四个预留孔,所述四个预留孔均布在同一截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直径钢管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钢管(3)长度为80~120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直径钢管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焊缝(4)采用坡口熔透焊接,坡口角(α)为45°,第一钢管(1)与第二钢管(2)的对接处间隙为20mm。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小直径钢管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焊缝(4)与焊点(5)外表面上设置有防腐层(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直径钢管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防腐层(6)包括内层(61)与外层(62),内层(61)是厚度为160μm的锌层,外层(62)是厚度为50μm的环氧封闭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未经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639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