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货车蓬布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0355.7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1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清 |
主分类号: | B61D39/00 | 分类号: | B61D3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杨宣仙 |
地址: | 43006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货车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货车上的支架,特别是一种用于支撑铁路货车敞口蓬布的铁路货车蓬布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运输行业也越来越繁荣,铁路运输是货物运输中比较重要的方式。为了方便根据重量确定载货量,用于装载货物的铁路货车储货车厢的上部都是敞开式的,装载完货物后,有些货物防雨雪的需要,便需要在储货车厢上部搭建蓬布,防止货物在运输过程被雨雪淋湿,造成损失。铁路货车蓬布的搭建,一般都是在货车车厢的敞口搭建多个蓬布支架,然后将蓬布盖在支架上,通过支架将蓬布撑起来防止积水简单方便实用。现有的蓬布支架都是由底架和两个撑架组成,两个撑架设在底架靠中间的部位,且大部分采用金属支架。这种支架的两个撑架相隔太近,而且所设位置刚好在底架承载部位,其抗压性并不是很好,由于蓬布上可能会积累水渍和雨雪,导致蓬布的重力增大,很容易将支架压垮。虽然很多支架采用金属材质,承重力较好,但是金属支架的成本较高,质量较重,拆装也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抗压能力强,重量轻易于搬运操作且成本低廉的铁路货车蓬布支架。
所述一种铁路货车蓬布支架包括底架和左、右撑架,其特征是:所述左、右撑架的底端分别固定在底架靠近两端的位置,且两固定点之间的距离大于铁路货车车厢的内腔宽度,小于铁路货车车厢的整体宽度,左、右撑架的顶端相对倾斜延升,并交叉固定,其交叉固定点与底架之间的高度为50-55cm。
所述底架由两根平行设置的横向撑杆和多根设置在两横向撑杆之间的固定杆组成;所述左、右撑架均设有两根倾斜撑杆,同一撑架的两根倾斜撑杆底端分别固定在两平行横向撑杆同一侧的相同位置处,另一端向与之相对的方向倾斜延伸,并与另一侧撑架的两根倾斜撑杆分别交叉固定,左、右撑架的两个交叉固定点设在同一高度,且两交叉固定点之间通过连接构件连接,在每个撑架的两倾斜撑杆之间交叉设有固定撑杆。
所述底架和左、右撑架均采用竹子制成,在底架上对应左、右撑架固定点的位置分别开设有固定孔,左、右撑架的底端分别插入与之相对应的固定孔内。
所述左、右撑架的两个交叉固定点与底架之间的高度均为55cm,且两交叉固定点之间采用铁丝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将撑架的支撑点设在底架靠近两端的位置,分散撑杆的压力,而且所设的位置刚好对于货车车厢边缘,可以将大部分重力分担到货车车厢上,保证支架的承重能力;而且本实用新型采用竹子制成,其成本低廉,拆装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架,1-1-横向撑杆,1-2-固定杆,2、3-左、右撑架,4-交叉固定点,5-铁路货车车厢,6-倾斜撑杆,7-固定撑杆,8-固定孔,9-连接构件,10-横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1、2中,所述一种铁路货车蓬布支架包括底架1和左、右撑架2、3,其特征是:所述左、右撑架2、3的底端分别固定在底架1靠近两端的位置,且两固定点之间的距离大于铁路货车车厢5的内腔宽度,小于铁路货车车厢5的整体宽度,左、右撑架2、3的顶端相对倾斜延升,并交叉固定,交叉后一般采用铁丝将其固定,其交叉固定点4与底架1之间的高度为40-60cm。
所述底架1由两根平行设置的横向撑杆1-1和多根设置在两横向撑杆1-1之间的固定杆1-2组成,为了使其固定牢固,两端分别采用一根比较粗的固定杆固定,且固定在两平行撑杆1-1底部,保证其稳定性,中间区域对称设有两根细点的固定杆固定,起到增强稳定性的作用,两平行横向撑杆1-1之间的固定杆平行设置;所述左、右撑架2、3均设有两根倾斜撑杆6,同一撑架的两根倾斜撑杆6底端分别固定在两平行横向撑杆1-1同一侧的相同位置处,另一端向与之相对的方向倾斜延伸,并与另一侧撑架的两根倾斜撑杆6分别交叉固定,左、右撑架2、3的两个交叉固定点4设在同一高度,且两交叉固定点之4间通过连接构件9连接,连接构件一般采用8号铁丝,在每个撑架的两倾斜撑杆之间交叉设有固定撑杆7。
所述底架1和左、右撑架2、3均采用竹杆制成,在底架1上对应左、右撑架2、3固定点的位置分别开设有固定孔8,左、右撑架2、3的底端分别插入与之相对应的固定孔内。由于竹竿的中间为空心的,开孔比较方便,采用开孔的方式插入连接,拆装也比较简单方便,而且竹子成本比较低廉,还可以废物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清,未经陈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03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