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组合式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7548.5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8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梁开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开源 |
主分类号: | A01D41/06 | 分类号: | A01D41/06;A01D41/12;A01D41/127;A01F12/1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廖世传 |
地址: | 546704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组合式 半喂入 水稻 联合收割机 | ||
1.微型组合式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包括安装于机架的收割系统、夹持输送系统、动力行走系统和脱粒收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输送系统包括将割断的水稻向收割系统的一号割台(1)传送的横向输送链(13)、将水稻穗头压弯90°的悬挂式挡板(14)、将穗头折弯的水稻经机架斜台(16)向机架脱粒平台(17)传送的纵向全程输送链(18)和禾杆提升输送链(19)、配合纵向全程输送链(18)将水稻传送出机架脱粒平台(17)的夹持禾杆后移输送链(20),还包括对机架斜台(16)上传送的水稻穗头进行梳理的斜向提升输送链(21),所述斜向提升输送链(21)起始于纵向穗头拾取输送链(22),终止于机架斜台(16)与机架脱粒平台(17)交汇处,将卧倒的水稻穗头传送至纵向全程输送链(18)和斜向提升输送链(21)的纵向穗头拾取输送链(22)对应于悬挂式挡板(14)设置;所述斜向提升输送链(21)的传送速度大于纵向全程输送链(18)的传送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型组合式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全程输送链(18)高出机架斜台(16)面8mm~12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微型组合式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全程输送链(18)与斜向提升输送链(21)之间设有辅助提升输送链(15),所述辅助提升输送链(15)平行于纵向全程输送链(18)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微型组合式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输送链(13)包括上层输送链和下层输送链,所述上层输送链止于悬挂式挡板(14),所述下层输送链止于禾杆提升输送链(19)。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微型组合式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禾杆后移输送链(20)设置两条。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微型组合式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割系统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割台(1)、沿各割台(1)的割架(23)边缘设置的传动链(2)、由传动链(2)带动的若干组拨禾勾齿组件,还包括对应于传动链(2)设置的导轨(3),所述每组拨禾勾齿组件包括拨禾勾齿(4)、摆动块(5)和滚轮(6),所述摆动块(5)设于导轨(3)与传动链(2)之间,摆动块(5)的一端与传动链(2)铰连,摆动块(5)的另一端安装拨禾勾齿(4)并通过滚轮(6)置于导轨(3)内;于割架(23)前端边缘和内侧边缘,所述导轨(3)与传动链(2)的位置重叠或基本重叠,于割架(23)后端边缘和外侧边缘,所述导轨(3)向内偏离传动链(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型组合式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于割架(23)后端,所述传动链(2)自割架(23)内侧边缘向前端边缘和外侧边缘斜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型组合式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与传动链(2)啮合的链轮有大链轮(7)、两个小链轮(8)和张紧链轮(9),所述大链轮(7)设于割架(23)前端,所述两个小链轮(8)于割架(23)后端两边前、后设置,所述张紧链轮(9)于割架(23)外侧中部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型组合式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小链轮(8)为主动链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型组合式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于割架(23)内侧边缘,伸出的拨禾勾齿(4)插入相邻割架(23)的外侧边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开源,未经梁开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754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化吸热式蒸汽发生装置
- 下一篇:便于保养维护的法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