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道预制切断坡口一体化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0526.2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2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奥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2 | 分类号: | B23P23/02;B23Q7/00;B23Q7/0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立;姚姣阳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预制 切断 一体化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预制切断坡口一体化生产线,属于自动化焊切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电力、造船等行业管道预制加工有大量管道下料切断,钢管的切断是工业管道预制的第一道工序,目前钢管的切断、坡口及装卸采用的是吊装、人工搬运等方式,切割、坡口效率低,操作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管道预制切断坡口一体化生产线,实现对原材料进行切断坡口的流水化作业、加工,合理的分配人力资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主要由切断坡口一体机、输入辊道、输出辊道、自动定长系统、液压上料翻臂、液压下料翻臂、挡料机构、原料架、成品料架及液压站组成;所述输入辊道和输出辊道分别安装于所述切断坡口一体机的进出口处,在所述切断坡口一体机的进口处安装用以计数的编码器;所述原料架安装于所述输入辊道的一侧,在所述原料架上安装所述挡料机构,用以方便液压上料翻臂将原材料自动翻上所述输入辊道,所述自动定长系统安装在所述输入辊道上,用以定位管子的长度;所述液压上料翻臂和液压下料翻臂分别安装于所述输入辊道和输出辊道上,所述成品料架安装于所述输出辊道的一侧,所述液压站通过液压油管驱动所述液压上料翻臂和液压下料翻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前述的管道预制切断坡口一体化生产线,所述液压上料翻臂和液压下料翻臂均由翻臂支撑座、油缸座、调节地脚、翻臂、安装板和工程液压油缸组成;所述调节地脚安装于油缸座下方用来调节 翻臂的高度以适应辊道的高度;所述翻臂安装在翻臂支撑座上,通过所述翻臂安装座将整个液压上料翻臂分别安装在所述输入辊道和输出辊道的侧面,所述工程液压油缸安装在所述翻臂和油缸座之间,通过工程液压油缸的升降将管道进行翻转;液压上料翻臂是采用先进的液压控制系统实现管道原材料的自动上料,大大降低工人搬运、吊装带来的劳动强度,使生产更加安全、便捷,也降低生产成本。
前述的管道预制切断坡口一体化生产线,挡料机构采用液压技术实现对管道原材料挡料,以方便液压上料翻臂将原材料自动翻上输入辊道;主要由挡臂、挡料支撑架、挡料连接板、挡料油缸座及挡料液压油缸组成;所述挡料油缸座安装在挡料支撑架上,所述挡料液压油缸安装于挡臂和挡料油缸座之间,通过控制挡料油缸的行程来调节挡臂在挡料支撑架上的滑动的位置,实现对不同直径的管道的挡料。
前述的管道预制切断坡口一体化生产线,所述输入辊道和输出辊道均采用电动链条链轮方式连接;所述输入辊道和输出辊道主要由辊道支架、辊子机构、动力机构、辊道调节地脚及链条组成;所述辊子机构由穿于转轴上的V型辊、链轮和轴承组成,并安装于所述辊道支架上;所述动力机构由电机和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的链轮组成,所述电机安装于辊道支架的中部,所述辊子机构和动力机构之间通过所述链条连接传动;所述辊道调节地脚安装在所述辊道支架支腿上用来调节辊道的高度来适应不同直径的管子。
进一步的,前述的管道预制切断坡口一体化生产线,所述原料架和成品料架均由支腿、料架调节地脚、挡板和连接槽钢组成;所述支腿之间通过连接槽钢连接固定,所述料架调节地脚用调节螺栓安装在支腿底部,用来调节原料架的高度以适辊道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生产线通过原料架支撑原材料管子,挡料机构限位,液压上料翻臂自动将原材料翻到输入辊道上,然后通过输入辊道上的电机链轮链条系统带动辊道上的辊子机构将原材料及时输送到切断坡口 一体机上,再通过编码器计数,自动定长系统定长,自动夹紧,切断坡口一体机切断坡口,自动松开,最后通过输出辊道上的电机链轮链条系统将切断的管道输送到输出辊道尾部,通过液压下料翻臂将切断后的管道自动翻到成品料架上,从而完成对原材料的流水化作业、加工,合理的分配人力资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奥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奥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05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