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试单元以及阵列基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1627.8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5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范延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2F1/1362;G02F1/1368;G01R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罗建民;邓伯英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单元 以及 阵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晶显示器领域,涉及液晶显示器制作过程中对薄膜晶体管进行检测过程中用到的测试单元以及采用该测试单元的阵列基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CD)是目前主流的显示器。液晶显示器主要由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周边电路及背光组件等部分构成。其中,阵列基板是采用特定规格的玻璃基板(例如:2.2m*2.5m),在该玻璃基板上经过镀膜、曝光、刻蚀等一系列工艺制成一定数量的薄膜晶体管(TFT),该TFT是液晶显示器中控制液晶偏转方向的控制开关。
液晶显示器的生产工艺,尤其是阵列基板的制造工艺非常复杂,所以在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因为工艺误差而发生各种缺陷。为了尽可能的降低缺陷发生率从而提高产品良率,在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艺后通常会设置相应的检测工序,以便能及时地发现缺陷并采取相应措施杜绝缺陷大范围扩散或将缺陷带入下一工艺步骤。其中,阵列基板工艺完成后,在继续进行后续工艺之前一般需要进行阵列检测,即对按矩阵规则排列的多个薄膜晶体管的性能进行检测。检测方式之一是通过设置测试单元,为阵列中的TFT加入电信号,从而检测玻璃基板上的所有TFT是否都有效。
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在一张玻璃基板7上,通常会根据不同尺寸要求形成一定数量的单元阵列基板1,不同单元阵列基板1之间预留有一定间隙区域,在该间隙区域中测试单元对阵列基板进行测试,例如:引入测试信号线对TFT的性能进行检测。如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通过探针为TFT加载测试信号的测试单元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所述测试单元包括有接收电信号的衬底6与测试信号线5,所述衬底6与测试信号线5连接,所述测试信号线5与TFT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测试电信号经由衬底6、测试信号线5加载到TFT相应的管脚上,从而进行TFT性能的测试。
目前,为TFT加入测试电信号一般采用点接触的方式,即,通过探针将测试电信号经测试信号线加载到衬底6上。在通常情况下,衬底6的面积仅为1-2mm2,相比整块玻璃基板的大小使得对衬底6的识别并非易事,因此在实际检测过程中采用具有相同测试电信号的两根探针同时接触同一衬底,以确保探针能准确地定位到衬底6上,保证测试电信号能有效输入,图2中还同时示出了所述测试信号线和衬底与探针4的位置关系。在检测过程中,所需的测试信号通过探针4先传输至所述衬底6,继而通过所述测试信号线5将测试电信号输入到数据信号线2及扫描信号线3,实现对TFT性能的测试。
一般的,阵列基板在组装成液晶面板之前一般还需通过摩擦工艺形成配向膜,以使组装后的液晶面板中液晶的排列规则有序。但是,为了保证探针4与作为测试信号输入端的衬底6之间点接触的成功率,要求衬底6具有足够大的面积,且面积越大越好。由于衬底6是由金属薄膜制成的,衬底6的面积越大,在后续摩擦工艺中测试单元与摩擦绒毛接触面积越大,引起静电放电几率也就越高,尤其是在阵列基板的配向膜(PI)的摩擦工艺中,一旦发生静电放电现象,大面积的金属薄膜引起的静电会导致摩擦用的绒毛排布发生异常,最终使阵列基板出现严重的摩擦工艺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测试单元,能在保证测试信号有效输入的同时,有效地减小静电放电的产生。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测试单元,该测试单元包括用于与探针相接触的末端模块,所述末端模块为分叉结构。
其中,所述末端模块包括与所述探针接触的衬底以及测试信号线,所述测试信号线的一端与所述衬底连接,另一端与待测试对象连接。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衬底为由多个条状子衬底构成的栅状结构,所述测试信号线的所述一端与该多个子衬底的一端连接。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衬底为由多个条状子衬底构成的树状结构,所述测试信号线的所述一端与该树状结构的根节点连接。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测试信号线为单条线,该单条线的一端与所述衬底连接,另一端与待测试对象连接。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测试信号线为多条子测试信号线,该多条子测试信号线的一端与所述衬底连接,另一端联结在一起并与待测试对象连接;其中,当所述衬底为由多个条状子衬底构成的栅状结构时,所述多条线的一端与所述多个子衬底一一连接。
优选的是,相邻所述子衬底之间的间隔距离设置为:使得任意相邻的两个子衬底均能够同时与所述探针相接触。
进一步优选的是,相邻所述子衬底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16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