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床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8206.6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5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黄舜;李晓雷;郭生;侯春明;王志鑫;赵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麦格米特驱动技术有限公司;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18 | 分类号: | G05B19/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杜启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床 控制电路 | ||
1.一种机床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电源电路向控制电路提供三相电源,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的开关器件采用电力电子器件,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一同或分别集成到电路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包括过流检测电路、可控硅开关电路、故障封锁电路和电机驱动逻辑电路;可控硅开关电路的输入端接电源电路、输出端接输出接口;电机驱动逻辑电路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接控制信号输入接口,输出端接可控硅开关电路的控制端;过流检测电路接在可控硅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过流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接故障封锁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故障封锁电路的信号输出端接电机驱动逻辑电路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床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过流检测电路包括高压隔离电流传感器IC,高压隔离电流传感器IC的铜传导路径的一端接电源电路,另一端接可控硅开关电路的输入端;高压隔离电流传感器IC的信号输出端接故障封锁电路的信号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故障封锁电路包括PNP三极管和第一NPN三极管;PNP三极管的基极为故障封锁电路的信号输入端,集电极通过第一电阻接地,发射极接高电平;第一NPN三极管的基极接PNP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接高电平;第一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作为故障封锁电路的信号输出端接电机驱动逻辑电路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床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故障封锁电路包括RC滤波电路、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和第一二极管,RC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接过流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输出端接PNP三极管的基极;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接PNP三极管的集电极,输出端接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接第一NPN三极管的基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电机驱动逻辑电路包括第一光耦、第三反相器和第一与非门,第一光耦光电二极管的阳极接高电平,阴极为电机驱动逻辑电路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一光耦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接高电平,发射极接地;第三反相器的输入端接第一光耦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输出端接第一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第一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为电机驱动逻辑电路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接故障封锁电路的信号输出端,第一与非门的输出端为电机驱动逻辑电路的输出端接可控硅开关电路的控制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故障信号指示电路,故障信号指示电路包括第二NPN三极管、第二与非门和发光二极管,第二NPN三极管的基极接高压隔离电流传感器IC的信号输出端,集电极通过第四电阻接高电平,发射极接地;第二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接高电平,第二输入端接第二NPN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接高平,阴极接第二与非门的输出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床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故障信号指示电路包括箝位二极管、第四反相器和第五反相器,第四反相器的输入端接第二NPN三极管的集电极,输出端接第五反相器的输入端;第五反相器的输出端接第二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箝位二极管的阳极接第五反相器的输入端,阴极接第二与非门的输出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电路包括顺序连接的EMC干扰电路、相序检测和断路器,EMC抗干扰电路接三相输入端,通过压敏电阻消除尖峰电压,通过Y电容和X电容对系统脉冲干扰进行滤波;断路器为液压型PCB断路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麦格米特驱动技术有限公司;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麦格米特驱动技术有限公司;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820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