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转向管的夹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7424.6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4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范鹏;隋记魁;谷彦东;陶喆;刘翔宇;顾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鹏松;谭祐祥 |
地址: | 201203 中国上海市张***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转向 夹具 装置 | ||
1.用于转向管的试验夹具装置,所述转向管包括转动轴(100)和套筒(200),所述转动轴(100)相对转动地套在所述套筒(200)中,其特征是:所述试验夹具装置包括夹持所述转动轴(100)的一端的第一夹具(400),并且所述第一夹具(400)上还设有连接件(406),所述连接件(406)阻止所述第一夹具(400)相对于所述套筒(200)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套筒(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夹具装置还包括底座(600),所述底座(600)上固定设有第二夹具(300)和至少一个支撑座(500),所述支撑座(500)固定所述套筒(200),所述第二夹具(300)夹持所述转动轴(100)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夹具(300)包括第一夹臂(331)、第二夹臂(332)及紧固件,所述第一夹臂(331)及第二夹臂(332)连接且在所述第一夹臂(402)及第二夹臂(403)之间形成供所述转动轴(100)穿过的第一孔(321)及连通所述第一孔(321)的缝隙(322),通过并紧所述第一、第二夹臂(331、332)的紧固件调整所述缝隙(322)的宽度而调整所述第一孔(321)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孔(321)为盲孔并且其形状与被夹持的所述转动轴(100)的一端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夹具(300)包括倒置的T形杆(310),设在所述T形杆(310)顶部的筒体(320),以及第二孔(333),所述筒体(320)的圆周面侧上设有一对延伸部(330),所述第一孔(321)设在所述筒体(320)内,所述第一、第二夹臂(331、332)对置设在所述一对延伸部(330)上,所述第二孔(333)穿过所述第一、第二夹臂(331、33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夹具(400)包括第三夹臂(402)、第四夹臂(403)及紧固件,所述第三夹臂(402)及第四夹臂(403)连接且在所述第三、第四夹臂(402、403)之间形成供所述转动轴(100)穿过的第三孔(401)及连通所述第三孔(401)的缝隙(404),通过并紧所述第三夹臂(402)及所述第四夹臂(403)的紧固件调整所述缝隙(404)的宽度而调整所述第三孔(401)的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孔(333)为圆形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夹具(400)为矩形块体(407),所述第三孔(401)、所述第三、第四夹臂(402、403)均设在所述块体(407)内,所述第一夹具(400)还包括穿过所述第三、第四夹臂(402、403)的第四孔(40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夹具(400)上的连接件(406)与所述套筒(200)榫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连接件(406)为所述块体(407)一侧上沿转向管轴线延伸出的突起,所述突起插在所述套筒(200)的槽(201)内。
11.根据权利要求5或8所述的夹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紧固件为穿过所述第二孔(333)或所述第四孔(405)的螺栓。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夹具(300)为转向管输出端夹具,所述第一夹具(400)为转向管输入端夹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742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冷型燃料电池温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结构改良的电池极片卷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