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再布线多芯片QFN封装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0022.5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6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秦飞;夏国峰;安彤;刘程艳;武伟;朱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3/31 | 分类号: | H01L23/31;H01L2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布线 芯片 qfn 封装 器件 | ||
1.一种再布线多芯片QFN封装器件,其特征在于:
芯片载体配置于封装器件的中央部位;
多个引脚配置于芯片载体四周,围绕芯片载体呈多圈排列;
绝缘填充材料配置于芯片载体与引脚之间,以及引脚与引脚之间;
母IC芯片通过粘贴材料配置于芯片载体上;
子IC芯片通过粘贴材料配置于母IC芯片的上方;
第一金属材料层围绕母IC芯片排列;
引脚通过再布线层实现与第一金属材料层的连接;
母IC芯片通过金属导线连接至第一金属材料层;
子IC芯片通过金属导线连接至第一金属材料层;
第二金属材料层配置于芯片载体和引脚的下表面;
塑封材料包覆密封上述母IC芯片、子IC芯片、粘贴材料、金属导线、第一金属材料层、再布线层和芯片载体,仅仅暴露出配置于芯片载体和引脚下表面的第二金属材料层。
2.一种再布线多芯片QFN封装器件,其特征在于:
芯片载体配置于封装器件的中央部位;
多个引脚配置于芯片载体四周,围绕芯片载体呈多圈排列;
绝缘填充材料配置于芯片载体与引脚之间,以及引脚与引脚之间;
母IC芯片通过粘贴材料配置于芯片载体上;
隔片材料配置于母IC芯片的上方;
子IC芯片配置于隔片材料的上方;
第一金属材料层围绕母IC芯片排列;
引脚通过再布线层实现与第一金属材料层的连接;
母IC芯片通过金属导线连接至第一金属材料层;
子IC芯片通过金属导线连接至第一金属材料层;
第二金属材料层配置于芯片载体和引脚的下表面;
塑封材料包覆密封上述母IC芯片、子IC芯片、隔片材料、粘贴材料、金属导线、第一金属材料层、再布线层和芯片载体,仅仅暴露出配置于芯片载体和引脚下表面的第二金属材料层。
3.一种再布线多芯片QFN封装器件,其特征在于:
芯片载体配置于封装器件的中央部位;
多个引脚配置于芯片载体四周,围绕芯片载体呈多圈排列;
绝缘填充材料配置于芯片载体与引脚之间,以及引脚与引脚之间;
母IC芯片通过粘贴材料配置于芯片载体上;
子IC芯片通过焊接材料倒装配置于母IC芯片的上方;
第一金属材料层围绕母IC芯片排列;
引脚通过再布线层实现与第一金属材料层的连接;
母IC芯片通过金属导线连接至第一金属材料层;
第二金属材料层配置于芯片载体和引脚的下表面;
塑封材料包覆密封上述母IC芯片、子IC芯片、焊接材料、粘贴材料、金属导线、第一金属材料层、再布线层和芯片载体,仅仅暴露出配置于芯片载体和引脚下表面的第二金属材料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002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