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热保温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6353.6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2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徐效亮;赵旻昕;武振鹏;谢玉林;邢书东;夏升旺;袁永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5D3/02 | 分类号: | B05D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453003***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保温箱 | ||
1.一种加热保温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旋转轴以及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箱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首尾相接,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相对设置,其中,
在所述箱体的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在所述箱体的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并在所述箱体的第三侧壁上设有喷涂窗口,用于通过所述喷涂窗口喷涂所述工件;
所述旋转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旋转轴用于安装工件;
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的第四侧壁上,用于加热所述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保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为L形孔,所述L形孔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箱体的第一侧壁与所述箱体的上盖的连接处,所述L形孔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的连接处,所述喷涂窗口为矩形,所述喷涂窗口与所述L形孔的第二端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保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板组件和温度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加热板组件包括:加热管和控制端口,其中,
所述加热管安装在所述第四侧壁的内壁上,以使所述加热管位于所述箱体的内腔中,用于提供热能;
所述控制端口,与所述加热管连接,所述控制端口安装在所述第四侧壁的外壁上,用于接收温度控制信号;
所述温度控制装置,连接于所述箱体与所述控制端口之间,用于生成所述温度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保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保温箱还包括:挡板插口以及加热管挡板,其中,
所述挡板插口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上;
所述加热管挡板穿过所述挡板插口安装在所述箱体上,所述加热管挡板用于在喷涂所述工件时将所述加热管与所述箱体的内腔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保温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的内腔中设有隔热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保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保温箱还包括:
喷涂挡板,所述喷涂挡板的尺寸与所述喷涂窗口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喷涂挡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喷涂窗口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保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和温度采集器,其中,
所述温度采集器,分别与所述箱体的上盖、所述控制端口的下部以及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将采集到的所述箱体的上盖的第一温度信号和所述控制端口的下部的第二温度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控制端口与所述加热管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信号和第二温度信号生成所述温度控制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保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器包括:第一温度采集装置和第二温度采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温度采集装置与所述箱体的上盖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第一温度信号;
所述第二温度采集装置与所述加热板组件的下部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第二温度信号;
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温控仪、第二温控仪以及第一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温控仪,与所述第一温度采集装置连接,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温度信号生成第一控制信号;
所述第二温控仪,连接于所述第二温度采集装置与所述第一继电器之间,用于将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信号生成的第二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继电器;
所述第一继电器,连接于所述第一温控仪与所述第二温控仪之间,所述第一继电器用于将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温控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热保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包括: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以及第四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二继电器,连接于所述第一温控仪与所述第一继电器之间,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生成第一子温度控制信号;
所述第三继电器,连接于所述第一温控仪与所述第一继电器之间,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生成第二子温度控制信号;以及
所述第四继电器,连接于所述第一温控仪与所述第一继电器之间,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生成第三子温度控制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635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黑苦荞红曲黄酮酒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血氧饱和度检测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