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蜈蚣型仿生多足机器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20754362.6 申请日: 2012-12-13
公开(公告)号: CN202935468U 公开(公告)日: 2013-05-15
发明(设计)人: 段雄波 申请(专利权)人: 段雄波
主分类号: B62D57/032 分类号: B62D57/03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17600 湖南省***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蜈蚣 仿生 机器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昆虫型仿生机器人,具体的说是一种蜈蚣型仿生多足机器人。

【背景技术】

千奇百怪的昆虫世界,奥妙无穷,无论是昆虫的身体结构还是生活习性都给予了人类很多启示,它们有各自的生存绝技,有些技能连人类也自叹不如。人类根据昆虫的特点,已在工程和技术方面取得很大成就,许多重要的发明都是源于昆虫的启发。仿生昆虫机器人是具有某种昆虫或动物动作功能的仿生机器人系统,可代替人类完成所需要的工作和任务,在工农业和局势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需求。

当代机器人研究的领域,已经从结构环境下的定点作业扩展到航空航天探索、军事侦察攻击、水下地下管道检测、疾病检查治疗、抢险救灾等非结构环境下的自主作业,未来的机器人将在人类不能或难以到达的已知或未知环境里为人类工作。人们要求机器人不仅适应原来结构化、已知的环境更要适应未来发展中的非结构化的、未知的环境,这就要机器人具有很强的自主运动能力及生存能力。在步行机器人中,多足机器人是最容易实现稳定行走的。

轮式机器人在平地运输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履带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沙地和泥泞,然而人们没能找到合适的机器人用于山地和多障碍地面,足式步行机器人就解决了这些问题。步行机器人能跨越沟、坎等障碍,并且足部落脚点的离散性和面积小的特点,使其对坑洼山地的机动性和适应性更强,机器人能够在足尖点可达范围内灵活调整行走姿态,并选择合理的支撑点,使得机器人具有更高的避障和越障能力;同时其运行足部也较轮式车辆和履带车辆更加轻便。因此多足步行机器人的开发及应用,已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关注。

在众多步行机器人中,模仿昆虫以及其他节肢动物门动物的肢体结构和运动控制策略而创造出的多足机器人是极具代表性的一种,与两足和四足步行机器人相比,多足机器人具有控制结构相对简单、行走平稳、肢体冗余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多足机器人更能胜任野外侦查、水下搜寻以及太空探测等对独立性、可靠性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因此多足步行机器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军事侦察、矿山开采、核能工业、星球探测、消防及营救、建筑业等领域。

九十年代初,麻省理工学院的移动式遥控机械装置实验室研制成功Attila机器人,其是该实验室最早用于自主行星探测的机器人。Attila在设计上强调模块化子系统结构,各个部分(如头部、腿部和身体)被当作独立的模块来处理。它的设计重量和尺寸受系统复杂程度的制约,为了保证其在太空运行的可靠性,采用了冗余设计:从机械角度看,六条腿行走时,一旦有某条腿失效,余下的腿仍然可以行走;从传感器的角度看,这种冗余可以让来自不同位置的传感器将信号传给主控制器,以更有效地分析地形:当有传感器失效时,剩下传感器仍可以让机器正常运行。

以蜈蚣为代表的多足昆虫,以其独特的多足行走方式而标新立异于昆虫界,蜈蚣的身体是由许多体节组成的,每一节上有一对足,每一只足承受的压力很小,因此爬行的稳定性很强。当蜈蚣遇到障碍时,但并不像其他动物一样急速避开,而是不断的转动很小的角度,做一个类似弧线的转向运动。蜈蚣的每个体节,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的运动模块,因此,相对于六足机器人来说,蜈蚣型仿生多足机器人的设计可以大为简化,重量和尺寸也不受系统复杂程度的制约,可适应各种复杂地形,但至今为止,还没有出现蜈蚣型仿生多足机器人。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蜈蚣型仿生多足机器人,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蜈蚣型仿生多足机器人,包括头部和躯干,所述头部内设有微型计算机控制单元,所述头部前端设有一对触角,所述触角中装有用于探测障碍物的超声波传感器,所述超声波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所述微型计算机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躯干由多个相互铰接的可变形体节构成,每个所述可变形体节具有一柔软外壳,所述柔软外壳中间设有中心骨架,该中心骨架上下两端分别自所述柔软外壳穿出并形成铰接头;所述中心骨架中段装有蓄电池和微型双向泵,该微型双向泵的控制端通过导线与所述微型计算机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柔软外壳沿所述中心骨架两侧分别对称设有一个可径向伸缩的空心柱体,所述空心柱体内充有气体或液体,并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微型双向泵连通;所述柔软外壳两侧装有独立的缩放式行走机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微型电机、腿杆驱动器总成和关节式腿机构,所述腿杆驱动器总成内设有X轴、Y轴和Z轴驱动器,Z轴驱动器用于承担机体的重量或升降机体,而X和Y轴驱动器用于推动机体前进;所述微型电机通过绝缘导线与所述蓄电池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雄波,未经段雄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543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