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00624.2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7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菊田知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B62D1/1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吕林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动力 转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用的转向装置,尤其涉及能够把电动电机用作辅助动力源来谋求减轻操作方向盘所需的力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用来对机动车的操舵轮赋予操舵角度的转向装置,把电动电机作为驱动源来谋求减轻操舵力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得到普及。图10表示现有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的1例。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表示的方向都是指朝向车身进行组装的状态下的方向。
在图10所示构造的场合,在支撑在车身上的圆筒状的转向柱1的内侧,通过滚动轴承(未图示)等转动自如地支撑转向轴2。在该转向轴2的后端部、从转向柱1的后端开口部突出的部分固定着方向盘3。而且,在转向轴2的前端部,把从转向柱1的前端开口部突出的部分通过万向联轴器4a与中间轴5的后端部相连。进而,把该中间轴5的前端部通过其它的万向联轴器4b与转向齿轮单元6的输入轴(齿轮轴)7结合。
使方向盘3旋转时,该旋转通过这些部件被传递到输入轴7,并通过转向齿轮单元6推拉左右一对转向横拉杆8,把与方向盘3的操作量(操舵角度)相应的操舵角度赋予左右一对操舵轮。尤其是,在现有构造的第1例的场合,通过支撑在转向柱1的前端部的电动电机9对转向轴2赋予辅助动力,从而减轻了用来使方向盘3旋转所需的力。
图11表示记载在日本特开平9-20252号公报中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具体结构的1例。在该结构的场合,为了由电动电机9a对转向轴2a赋予辅助动力,在固定在转向柱1a的前端部的壳体10内,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圆筒状的传动轴11,并且,通过扭杆12以能够传递扭矩的方式将该传动轴11的后端部与转向轴2a的前端部相连。而且,使固定在传动轴11的中间部外周面的蜗轮13与固定在电动电机9a的输出轴14上的蜗杆15啮合,对传动轴11赋予来自电动电机9的辅助动力。进而,为了测定施加在转向轴2a上的扭矩,在传动轴11的周围配置了扭矩传感器16。而且,在与该扭矩传感器16连接的基板17上,通过连接器18连接电气配线19,把由该扭矩传感器16输出的表示扭矩的方向及大小的测定值输入未图示的控制器(ECU)。
而且,在该构造的场合,壳体10由蜗轮收纳部48、扭矩传感器收纳部49、基板收纳部50、和蜗杆收纳部51构成。蜗轮收纳部48为大致圆盘状,与转向柱1a同心地配置,在其内部收纳蜗轮13。扭矩传感器收纳部49与蜗轮收纳部48的后方侧相邻地设置,直径小于该蜗轮收纳部48,在其内部收纳扭矩传感器16。基板收纳部50设置在扭矩传感器收纳部49的上方,在其内部收纳基板17。进而,蜗杆收纳部51为大致圆筒状,被配置在与转向轴2a扭转的位置,在其内部收纳蜗杆15。另外,连接器18配置在基板收纳部50的上方。而且,蜗轮收纳部48及扭矩传感器收纳部49分别以最小限度的体积覆盖蜗轮13及扭矩传感器16。为此,蜗轮收纳部48及扭矩传感器收纳部49的外周面形状都被形成为沿着蜗轮13及扭矩传感器16的形状的圆形。
在该构造的场合,根据扭矩传感器16的测定值,可以控制朝电动电机9a的通电方向及通电量(驱动状态),因此,可以适当减轻用来使固定在转向轴2a的后端部固定的方向盘3(参照图10)旋转所需的力。但是,在把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组装到车身上之前,以及组装到车身上之后的状态下,可能会出现以下的问题。
即,在该构造的场合,在组装到车身上之前的状态下,把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临时放置在地面等上时,连接器18可能会与电气配线19的端部一起与地面等接触。该连接器18大多情况下由合成树脂等制造,在与地面等接触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局部缺损、内部的导线断裂等的损伤。这样,产生了把具有损伤了的连接器18单元作为不良品废弃掉的需要,成为成本上升的原因。
而且,在该构造的场合,对于用来向基板17进行连接的连接器18以外的连接器,在把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临时放置在地面等上的情况下也可能会出现损伤。与跟其它的电气安装部件相比需要大的电力对其进行驱动的电动电机9a连接的供电用连接器,为了确保其可靠性大多采用大型的连接器。而且,这样的大型的连接器如果仅仅简单地配置在蜗轮收纳部48的近旁,则由于该蜗轮收纳部48的外周面形状为圆形而造成其一部分从该蜗轮收纳部48露出,成为容易受到损伤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精工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06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轮式螺栓紧固工具
- 下一篇:一种具有移动存储功能的串口无线网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