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晶硅晶片的制造方法及退火晶片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06313.7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8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曲伟峰;田原史夫;大井裕喜;杉泽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越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9/06 | 分类号: | C30B29/06;C30B33/02;H01L21/324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张永康;向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晶硅 晶片 制造 方法 退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IGBT用单晶硅晶片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适合像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这种垂直型硅器件的晶片(wafer),通常使用以悬浮区熔法(Floating Zone Method,FZ法)制造而成的导电型为N型的晶片。IGBT由于是纵向地使用晶片的元件,因而受到晶片主体(bulk)的质量的影响。因此,一直使用容易获得缺陷较少的晶片的FZ法。
但是,利用FZ法的晶片难以大口径化,不适于大量生产。因此,已经提出利用直拉法(Czochralski Method,CZ法)制造而成的以下晶片:缺陷区域为N区域、掺杂氮且氧浓度较低的晶片(专利文献1);或,N区域、氧浓度较低且经过快速热退火(Rapid Thermal Annealing,RTA)处理的晶片(专利文献2)。
另外,CZ法中的晶片的缺陷区域,显著依存于单晶硅棒的提拉速度而变化。生长(grow in)缺陷被认为是在提拉速度较高的区域中,称作空位(Vacancy)的点缺陷即电洞集聚的空隙,该缺陷高密度地存在于结晶直径方向的大致全部区域上,存在这些缺陷的区域则称为V区域。并且,如果放慢提拉速度,那么结晶周边部所产生的氧化诱生层错(Oxidation-Induced Stacking Faults,OSF)环将朝向结晶内部收缩,最终消失。如果进一步放慢提拉速度,那么将出现空位和晶格间硅(Interstitial Silicon)并无过多或过少(较为平均)的N(Neutral)区域(中性区域)。
由于用以获得此N区域的单晶硅的提拉速度的范围较窄,且产率较差,因而晶片的成本较高,但由于结晶中几乎无缺陷,因此而被用作IGBT用晶片。
对于IGBT用晶片,如果晶片面内和纵向的电阻率的偏差较大,那么在元件之间将产生电阻率差,而导致破损。
因此,作为IGBT用晶片,还提出一种面内电阻率分布为5%以下的晶片(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09/025337
专利文献2:WO2009/025342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62466号公报
专利文献4:WO2009/028658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上述晶片是通过对N区域、氧浓度较低的晶片进行掺杂氮、RTA处理、及中子照射,以消除主体中的缺陷,并改善面内电阻率分布,因而前提是使用N区域的晶片。因此,成本较高,产率较差。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所述方法是使用以能够对应大口径的CZ法制造而成的V区域的晶片,消除主体中的缺陷,并且即使不进行中子照射,面内电阻率分布也与进行中子照射时为相同水平,由此,制造一种可以应用于IGBT的低成本的单晶硅晶片。
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单晶硅晶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在非氮化性环境下,以1150~1300℃对单晶硅晶片进行1~120分钟的热处理,其中,所述单晶硅晶片是利用以直拉法培育而成的V区域的单晶硅棒而得,并且氧浓度不足7ppma(使用日本电子工业发展协会(Japan Electronic Industr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JEIDA)的换算系数),氮浓度为1×1013~1×1014原子/cm3(atoms/cm3)。
如果为上述单晶硅晶片,那么即便使用V区域的单晶硅,通过在非氮化性环境下,以1150~1300℃进行1~120分钟的热处理,也可以有效地降低表层中的结晶缺陷,继而降低主体中的结晶缺陷,并且还可以改善晶片的电阻率的面内偏差。因此,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由于是使用生产率良好的V区域的单晶硅晶片,并且在不进行中子照射的前提下,电阻率的面内偏差也得以改善,可以制造适合于IGBT的晶片,因此,可以提高IGBT用晶片制造的生产率,并降低成本。
此时,优选为,通过进行前述热处理,使前述单晶硅晶片的主体中的缺陷尺寸为15nm以上的结晶缺陷的密度为2×106/cm3以下。
通过如此地设定结晶缺陷的密度,可以使晶片适合于IGBT等,且质量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越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越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63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数控滚齿机循环上下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弯管内孔腔精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