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07852.2 | 申请日: | 2012-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8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町田博宣;铃木基啓;西田博史;内山洋平;森田健一;森本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8D7/10 | 分类号: | F28D7/10;F28D7/08;F28F3/12;F28F21/0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文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最近,热泵供热水机正在广泛普及。热泵供热水机通常具备用于使冷却介质的热量向水移动的热交换器。作为这样的热交换器,如专利文献1记载那样,已知具有内管及外管的双管式的热交换器。内管及外管典型的情况是由铜那样的金属制作。因此,这种热交换器非常重。而且,由于外管比较粗,因此难以小型化。而且,材料成本也高涨。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热交换器,具备成形为蜿蜒状的管和以将该管夹入内部的方式组合的两个板材。专利文献2记载的结构适合于小型的热交换器。
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热交换器,具备弯曲的内管和收容该内管的树脂壳体。专利文献3记载的结构有利于热交换器的小型化及轻量化。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475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4932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3332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若减少树脂壳体的厚度,则能够实现专利文献3记载的热交换器的进一步的轻量化及低成本化。然而,当减少树脂壳体的厚度时,存在热交换器的耐压强度及弯曲刚性下降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形成流路的构件由树脂材料制作的热交换器的强度。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进行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之间的热交换,其中,
具备:
流路形成体,其为了使所述第一流体流动而具有蜿蜒的第一流路;
蜿蜒管单元,其为了使所述第二流体流动而具有第二流路,且配置于所述流路形成体的所述第一流路,
所述流路形成体的至少一部分由树脂发泡体构成。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所述热交换器具有:流路形成体,其为了使第一流体流动而具有蜿蜒的第一流路;蜿蜒管单元,其为了使第二流体流动而具有第二流路,且配置于所述流路形成体的所述第一流路,所述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包括:
制作所述流路形成体的工序;
以将所述蜿蜒管单元配置于所述第一流路的方式使所述流路形成体与所述蜿蜒管单元组合的工序,
制作所述流路形成体的工序包括:(i)向树脂材料混合发泡剂的工序;(ii)使所述树脂材料发泡并成形所述树脂材料的工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流路形成体的至少一部分由树脂发泡体构成。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实现轻量化及低成本化,且具有高强度的热交换器。通过使用树脂发泡体,也能改善热交换器的隔热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俯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热交换器的沿着II-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热交换器的分解俯视图。
图4是板状的构件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5是板状的构件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6是树脂发泡体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板状的构件的制作方法的概略工序图。
图8是变形例1的热交换器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热交换器的沿着X-X线的剖视图。
图11是流路形成体及蜿蜒管单元的分解俯视图。
图12是板状的构件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13是具有紧固用具的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图14是变形例2的热交换器的剖视图。
图15是变形例3的热交换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16是变形例4的热交换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17是变形例5的热交换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18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9是能够采用热交换器的热泵供热水机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未限定为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78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