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气冷却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09563.6 | 申请日: | 2012-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0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斯特芬·格罗青格;马丁·帕尔曼;亨宁·施罗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1/32;F28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翟国明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 冷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气冷却器,该废气冷却器具有布置于外壳和热交换器插入件。
背景技术
DE102008011557A1公开了一种普通的废气冷却器,其具有一个热交换器插入件和多个一体形成在废气的流入区域和流出区域之间的热交换器组。这些热交换器组件包括具有冷却肋的冷却管和被内壳包围的热交换器插入件,内壳的侧壁布置在距离热交换器插入件的打孔侧壁一定距离处。用于通过热交换器组将冷却液从冷却液进口传送到冷却液出口的斜导管设置在热交换器插入件的封闭侧壁和壳体的相邻侧壁之间。已知的废气冷却器是用来防止壳体的过度加热。
DE1020081011558A1公开了一种设置在壳体中的热交换器,其具有多个一体形成在在废气的流入区域和流出区域之间的热交换器组。这些热交换器组包括具有冷却肋的导管并呈槽状,并具有位于冷却管圆周上的、位于冷却肋平面外的压制湍流器。这用来获得足够有效的热交换。
在已知类型的废气冷却器中,经常会发生极高的热荷载,这导致其寿命尤其是外壳的寿命有限。
发明内容
由此本发明所关注的问题是要说明一种普通类型的废气冷却器的改进或至少是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尤其能以更独特的方式调节温度。
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来解决。有利的实施例构成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本发明基于这样一种基本构思,不是象以前一样留下废气冷却器的外壳未被冷却,而是通过一个单独的第二冷却循环来冷却外壳,并由此减少温差以及相关的热压力。本发明的废气冷却器具有一个外壳和一个布置于其中的热交换器插入件,热交换器插入件具有多个管子,废气围绕所述管子在内壳中横向流动,第一循环的冷却液在所述管子中流动。本发明的重要特征是外壳由与第一冷却循环相独立的第二冷却循环进行冷却。第二冷却循环通常用来冷却外壳并由此降低这里发生的热压力。根据本发明的废气冷却器,由于热压力引起的材料荷载非常低,所以其寿命可以增加。除了这些,本发明的废气冷却器具有高功率密度和紧凑的形状,由此其可以安装在现代的发动机舱中,所述发动机舱经常是狭窄的。用于冷却外壳的独立的第二冷却循环意味着冷却器的温度可以较好地用于尤其是用于热交换器插入件区域和外壳区域。封闭的内壳和外壳可以一起形成用于第二冷却循环的管子和/或外壳至少部分区域是双层壁,由此可以提供用于第二冷却循环的管子。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一个有利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冷却循环平行连接。在这种平行连接中,非常可能形成互相独立的第一和第二冷却循环,并由此可以不同地调节温度。冷却液在进口处被分离,一部分流经管子,另一部分沿外壳流动。也可以想到,冷却液的流动在冷却液进口处被分流,一部分流过热交换器插入件的一定数量的管子,另一部分先沿外壳流动,然后在流过其余的管子。同时还可以想到,冷却液的流动在冷却液进口处被分流,一部分流过一定数量的管子,另一部分先流经其余的管子,然后再沿外壳流动。上述情形说明了在本发明的废气冷却器中如何不同地、灵活地限定两个冷却液循环的流动方向。这两个相互分离的冷却液循环不仅可以通过热交换器插入件的管子来调节外壳的温度,还可以调节热交换器插入件的不同区域的温度。
本发明进一步的重要特征和优点体现在附加的权利要求、附图以及相关的附图说明中。
显然,上述特征和下面将要解释的特征不仅可以用于给出的组合还可以用于其他组合或单独使用,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具有外壳的废气冷却器、不具有外壳的废气冷却器和不具有内壳的废气冷却器。
图2示出了第一冷却循环的流通路线。
图3示出了与图2相似的第二冷却循环的流通路线。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废气冷却器的的横截面。
图5示出了图2中的结构图,但具有两个循环。
图6示出了图5中的结构图,但具有第一和第二冷却循环的进一步的可能路线。
图7示出了第一冷却循环的可能路线。
图8示出了第二冷却循环的可能路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勒国际有限公司,未经马勒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95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SCR处理工艺的烟道结构
- 下一篇:LED泛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