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气涡轮增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0422.6 | 申请日: | 201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33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9 |
发明(设计)人: | M·博格纳;M·希勒;R-M·肯佩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C6/12 | 分类号: | F02C6/12;F04D29/42;F04D29/58;F02B39/00;F01D25/1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宣力伟;杨国治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 涡轮 增压 | ||
1.废气涡轮增压机,其具有涡轮机壳体(1)以及与所述涡轮机壳体连接的支承部壳体(4),其中
-所述涡轮机壳体具有冷却剂入口(5)、设置在所述涡轮机壳体内部的冷却水套(9)以及冷却剂出口(14),
-所述支承部壳体具有冷却剂入口(17)、设置在所述支承部壳体内部的冷却水套(7)以及冷却剂出口(18),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涡轮机壳体(1)内部在所述冷却剂入口(5)和所述冷却水套(9)之间设置冷却剂入口通道(5b),
-从所述冷却剂入口通道(5b)分支出冷却剂分支通道(5a1),所述冷却剂分支通道与所述支承部壳体的冷却剂入口(17)连接,
-在涡轮机壳体(1)内部在所述冷却水套(9)和所述冷却剂出口(14)之间设置冷却剂出口通道(16b),
-设置在所述涡轮机壳体内部的冷却剂导回通道(16a1)与所述支承部壳体的冷却剂出口(18)连接,并且
-所述冷却剂导回通道(16a1)通入到所述冷却剂出口通道(16b)中,所述冷却剂出口通道在所述涡轮机壳体(1)中设置在所述冷却水套(9)和所述冷却剂出口(14)之间。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涡轮增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壳体(4)的冷却剂入口(17)通过支承部壳体侧的冷却剂入口通道(5a2)与所述支承部壳体的冷却水套(7)连接。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气涡轮增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壳体(4)的冷却剂出口(18)通过支承部壳体侧的冷却剂出口通道(16a2)与所述支承部壳体(4)的冷却水套(7)连接。
4.按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废气涡轮增压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部壳体(4)的冷却剂入口(17)的区域内在所述支承部壳体和所述涡轮机壳体之间设置密封件(6)。
5.按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废气涡轮增压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部壳体(4)的冷却剂出口(18)的区域内在所述支承部壳体和所述涡轮机壳体之间设置另一密封件(6)。
6.按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废气涡轮增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是密封环或者翻边密封件。
7.按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废气涡轮增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壳体侧的冷却剂入口通道(5a2)的直径(d1)大于所述涡轮机壳体侧的冷却剂分支通道(5a1)的直径(d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大陆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042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