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滚动装置的状态监视系统和状态监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1533.9 | 申请日: | 201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0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松原幸生;三轮则晓;北川贵一;坂口智也;川北雅之;前田修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NTN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M13/04 | 分类号: | G01M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11216 | 代理人: | 刘激扬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动 装置 状态 监视 系统 方法 | ||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11年3月3日、申请号为JP特愿2011—045949号;申请号为JP特愿2011—045950号;申请号为JP特愿2011—045951号;以及申请号为JP特愿2011—045952号申请的优先权,通过参照其整体,将其作为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内容而进行引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润滑方式的滚动装置,本发明特别是涉及其状态监视系统和状态监视方法。
背景技术
具有几种轴承的异常预测(比如专利文献1)。其中,测定润滑剂的劣化,预测轴承的寿命。如果润滑剂劣化,则轴承内的接触部的油膜厚度减少,容易产生轴承的磨耗、表面损伤。于是,通过润滑油的劣化状态的测定,监视而预测轴承的寿命降低。
如果滚动轴承、齿轮等的滚动部件在水混入的条件下(非专利文献1~5),在伴随有滑动的条件下(非专利文献6)使用,则水、润滑剂分解,产生氢,其侵入钢中,由此会产生早期损伤。如果在接触元件之间的接触面上产生金属接触,金属新生面露出,则促进水、润滑剂分解造成的氢的产生,向钢中的侵入。该情况通过下述的实验事实而证明,在该实验事实中,在滴下水、润滑油的同时,通过砂纸对滚动部件用钢进行摩擦性磨耗,然后进行升温脱离氢分析,其结果是,从钢中清楚地检测到扩散性氢(非专利文献7)。按照该方式,与润滑油相比较,在滴下水的场合,检测更多的扩散性氢。于是,如果水混入到在产生滑动的条件下使用的滚动部件的润滑剂中,则更加容易产生氢,更加容易侵入到钢中。由于氢显著地降低钢的疲劳强度(非专利文献8),故即使在不怎么大的最大接触面压力的情况下,如果氢侵入,仍会产生早期损伤。
已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7—310611号文献
专利文献2:JP特开2006—138376号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エル.グランベルグ(L.Grunberg)著,Proc.Phys.Soc.(London),B66(1953)153~161.
非专利文献2:エル.グランベルグ、デイ.スコット(L.Grunberg and D.Scott)著,J.Inst.Petrol.,44(1958)406~410.
非专利文献3:エル.グランベルグ(L.Grunberg),デイ.テイ.ジャミソン、デイ.スコット(D.T.Jamieson and D.Scott)著,Philosophical magazine,8(1963)1553~1568.
非专利文献4:ピ—.シャッツベルグ、アイ.エム.フエルセン(P.Schatzzbergand I.M.Felsen)著,Wear,12(1968)331~342.
非专利文献5:ピ—.シャッツベルグ(P.Schatzberg)著,J.Lub.Tech.,231(1971)231~235.
非专利文献6:ケイ.タマダ.エッチ.タナカ(K.Tamada and H.Tanaka)著,Wear,199(1996)245~252.
非专利文献7:谷本啓,田中宏昌,杉村丈一,トライボロジ-会議予稿集,(2010—5東京),203~204.
非专利文献8:ワイ.マツバラ、エッチ.ハマダ(Y.Matsubara and H.Hamada)著,Bearing Steel Technology,ASTM STP1465,J.M.Beswick Ed.,(2005),153~166.
非专利文献9:エッチ.ミヵミ、テイ.カワムラ(H.Mikami and T.Kawamura)著,SAE Paper,(2007),No.2007-01-0113.
非专利文献10:牧野智昭,学位論文(京都大学),(2000),134p.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果像上述那样,水混入到在产生滑动的条件下使用的滚动部件的润滑剂中,则更加容易产生氢,氢更加容易侵入钢中。滚动部件在今后具有氢日益地容易发生的条件下被使用的倾向。于是,必须通过监视润滑油中的混入水分浓度,诊断混入水分浓度过多的方式,抑制氢脆性造成的早期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TN株式会社,未经NTN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15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电的湿度探测器
- 下一篇:多路复用光纤磨损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