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合结构体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80015910.6 申请日: 2012-12-26
公开(公告)号: CN103493190A 公开(公告)日: 2014-01-01
发明(设计)人: 中村太一;北浦秀敏 申请(专利权)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H01L21/52 分类号: H01L21/52;B23K35/14;H05K3/34
代理公司: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蒋亭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接合 结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部件的内部接合。本发明尤其是涉及一种要求优异的机械特性和耐热性的接合结构体,其包含将功率半导体模块的半导体元件的电极与基板的电极接合的接合层。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安装领域中,因对铅的有害性的担忧和对环境的关心高涨而期望不采用铅的接合,从而正在开发能够替代作为通常的焊锡材料的Sn-Pb共晶焊料的材料并将该材料付诸实用。

另一方面,以代替现有Si的作为新生代高输出器件的GaN、SiC的技术进步为背景,作为新生代高输出器件的接合材料,对于针对器件发热温度250℃的高耐热无Pb焊锡材料进行了研究。

作为高耐热无Pb焊锡材料,对Au系、Bi系、Zn系、Sn系的材料进行了研究。关于Au系的焊锡材料,例如熔点为280℃的Au-20Sn等部分焊锡材料正在被实用化,但由于主成分为Au,故材料物性较硬且材料成本较高,被限定使用在小型部件中等等而不具有通用性。

Bi系的焊锡材料由于熔点为270℃附近,故在熔融温度方面没有问题,但欠缺延展性、导热率。另外,Zn系焊锡材料由于弹性模量过高,故在半导体部件的内部接合中机械特性和耐热性成为课题。

另一方面,关于Sn系的焊锡材料,对于通过形成被通用为电极材料的Ag及Cu与Sn的金属间化合物即AgSn化合物、CuSn化合物来提高熔点的接合材料进行了研究(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图11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的接合结构体的剖视图。在图11中,功率半导体模块在功率半导体元件602与电极603之间具有接合层604。在该接合层604中采用AgSn化合物、CuSn化合物作为接合材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900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1的采用AgSn化合物、CuSn化合物的接合材料因Sn与Ag、Sn与Cu的金属间化合物化而对功率半导体元件的发热具有耐热性,但在从接合工艺中的260℃向室温冷却时,导致功率半导体元件产生裂缝、或者功率半导体元件与接合层的界面发生剥离。

其理由可认为是,由于Sn与Ag、或者Sn与Cu的金属间化合物化,而使接合层的延展性丧失,在功率半导体元件的接合工艺中,无法缓和基于功率半导体元件与电极的线膨胀率差的热应力。

因而,在所述专利文献1的采用接合材料的接合结构体中,具有如下的课题,即,必须兼顾耐热性、以及防止因接合工艺中的热应力而使功率半导体元件产生裂缝或者功率半导体元件与接合层发生剥离。

对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率半导体模块的接合结构体,其对功率半导体元件的发热具有耐热性、并且能够防止功率半导体元件与接合层剥离。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所涉及的接合结构体具备:

基板的电极;

半导体元件的电极;和

将所述基板的电极与所述半导体元件的电极之间接合的接合层,

所述接合层从所述基板的电极朝向所述半导体元件的电极依次配置有:

包含CuSn系的金属间化合物的第一金属间化合物层;

Bi层;

包含CuSn系的金属间化合物的第二金属间化合物层;

Cu层;和

包含CuSn系的金属间化合物的第三金属间化合物层。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接合结构体,将基板的电极与半导体元件的电极之间接合的接合层从基板的电极朝向半导体元件的电极依次配置有:包含CuSn系的金属间化合物的第一金属间化合物层;Bi层;包含CuSn系的金属间化合物的第二金属间化合物层;Cu层;和包含CuSn系的金属间化合物的第三金属间化合物层。通过经由该接合层将半导体元件与基板的电极接合,由此利用接合层的Cu层的延展性和Bi层的低弹性(32×109、N/m2)对接合工艺中的热应力进行应力松弛,从而能够防止半导体元件产生裂缝或者半导体元件与接合层发生剥离。

另外,由于构成接合层的金属间化合物层、Cu层和Bi层均具有充分的耐热性,因此能够确保对功率半导体模块工作时的半导体元件的发热的耐热性。由此,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接合结构体中,能够兼顾耐热性、以及防止因接合工艺中的热应力而使半导体元件产生裂缝或者半导体元件与接合层发生剥离。因此,能够通过以高品质将半导体元件与电极接合来提高接合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59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