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件取出精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6401.5 | 申请日: | 201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6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章夫;池田笃;星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省力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37/00 | 分类号: | B29C37/00;B25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杨黎峰;金丹 |
地址: | 日本群马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取出 精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件取出精加工装置,其能够容易且正确地实施自动取出由成型机成型后的工件、并进行加工、精加工的一系列作业。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已知在树脂成型等中,从成型机内的模具取出成型后的工件,通过加工工具来去除该工件的端材或毛刺等从而进行产品化。以往,一般来说,作业者从成型机内的模具取出工件,通过手工作业进行去毛刺等;或者在工件的温度降低到常温的程度,尺寸不再变化之后,将工件设置在模具夹具上,例如,通过将超声波切割机安装在多关节机械手上的切断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来去除工件的端材或毛刺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07/0399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以往,在成型后将工件从模具取出之后,放置于载台或夹具等上并进行了后工序的加工、精加工。但是,该方法会耗费生产节拍,成为一产品一模具夹具,模具夹具很昂贵,并且需要进行模具夹具的换产调整。进而,还需要在冷却成型品而使尺寸不再变化之后进行加工的专用机。由于刚刚成型之后的工件存在热收缩,其尺寸随时间而变化,因此难以自动化。由于利用人手去毛刺或修整从而进行产品精加工,因此产品的质量不稳定,由于在工件处于高温时,人手介入,所以存在烧伤等的伤害的问题。同样,当介入了人手的作业时,因休息等,就需要停止利用模具的成型,并需要再次进行用于使产品稳定的试模(testshot),从而产生了额外的时间和额外的成本。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具有的问题,并提供一种工件取出精加工装置,其在对从成型机取出的树脂制的工件进行加工的一系列的作业中,能够在保持工件的状态下容易、正确、连续且短时间地进行上述一系列的作业。
本发明的工件取出精加工装置是对从成型机取出的树脂制的工件进行加工,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取出精加工装置包括:从所述成型机直接或间接地取出所述工件的工件取出机械手;以及加工所述工件的加工机械手,在所述工件取出机械手改变工件的加工位置的同时,所述加工机械手加工所述工件,在所述加工机械手的臂前端经由浮动机构安装有加工工具,所述加工工具能够进行仿形以应对所述工件的热收缩,所述工件取出机械手使工件的加工面移向所述加工机械手,以使工件位于所述加工机械手容易加工工件的位置的方式进行姿势控制,在通过所述工件取出机械手对于由所述工件取出机械手取出的工件进行定位并保持的状态下,通过在所述加工机械手的臂前端设置的能够进行所述仿形的加工工具,能够加工所述工件。
在本发明中,工件取出机械手从成型机取出工件,并且在利用该工件取出机械手进行定位并保持的状态下,通过在加工机械手的臂前端设置的加工工具,对工件进行加工,而且,由于该加工工具通过浮动机构以应对所述工件的热收缩,并能够进行仿形加工,因此即使在工件外形因热收缩而发生收缩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工件的加工,并能容易、正确、连续且短时间地实施对于从成型机取出的树脂制的工件进行加工、精加工的一系列作业。
在该情况下,所述成型机可以是吹塑成型机,所述吹塑成型机包括工件取出机构,所述工件取出机械手接收由所述取出机构输送的工件。
沿着所述取出机构可以配置产品压板,在利用所述产品压板压紧了工件的状态下,所述工件取出机械手取出工件。
所述成型机可以是注塑成型机,所述工件取出机械手的臂前端进入到所述成型机,所述工件取出机械手取出所述工件。
可以包括模具夹具,其用于载置所述加工机械手对与所述工件取出机械手的保持面相反侧的面进行加工之后的工件,在用该模具夹具进行保持的状态下,所述加工机械手加工所述保持面。
可以包括切割刃,其被安装在所述加工机械手的臂前端,通过振子振动能够切断工件的直线部或曲线部。
可以在通过所述加工机械手对工件进行加工的位置上设置有端材回收构件,在所述端材回收构件以外的位置上设置有工件的产品回收构件,在工件的加工后,通过所述工件取出机械手将该工件移送到产品回收构件中。
可以在所述工件取出机械手和所述加工机械手的各工作范围的重复范围内,设置有端材回收构件和切屑回收构件,根据端材的大小分别进行回收。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省力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省力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64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