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可动部件的线缆连结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23045.X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4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工藤修一;市川慎治;吉田龙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阿尔发;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5B79/20 | 分类号: | E05B79/20;E05B79/06;E05B8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部件 线缆 连结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可动部件的线缆连结构造。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车辆的车门把手装置,其将线缆装置作为操作力传递部件进行使用。在该装置中,在车门把手(可动部件)中设有:切槽,其插入内部线缆的内线材;以及卡止部,其对形成在内部线缆前端的线缆端部进行卡止。线缆前端部的安装这样进行:在使线缆端部和内线材穿过从端部嵌合部的周缘部至材料端部并与切槽连通的狭缝后,使端部嵌合部和线缆装置绕卡止部旋转,其中,端部嵌合部向表面开放。
在安装状态下,由于内线材插入暗渠状的切槽内,因此,限制向表面侧的移动,其结果,防止从可动部件脱离。
但是,该装置存在以下问题。即,在可动部件被进行旋转操作的情况下,卡止部向内部线缆传递从外壳体拉出方向的操作力,在可动部件向初始旋转位置恢复时,利用由被操作侧的部件施加的拉伸力向原位置恢复。
但是,在恢复行程中,在由于内线材与外壳体之间的滑动阻力增加等原因,使得内线材的追随变得困难的情况下,内线材从可动部件的端部嵌合部受到压缩力而压曲变形,内线材有可能与狭缝对其。
在内线材与狭缝正对的状态下,由于线缆端部及内线材这两者脱离方向的移动没有受到限制,因此内部线缆可能从可动部件脱离。如果内部线缆从可动部件脱离,则在其之后,无法向可动部件传递操作力。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128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能够可靠地防止内部线缆从可动部件脱离的针对可动部件的线缆连结构造,以及装入该连结构造而成的车辆的车门把手装置。
附图说明
图1(a)是把手装置的主视图。图1(b)是图1(a)的1B-1B线剖视图。
图2(a)是表示把手装置的动作中的初始旋转状态的剖视图。图2(b)是表示把手装置的动作中的动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把手装置的安装的分解斜视图。
图4(a)是杆的斜视图。图4(b)是图4(a)的4B方向的矢向剖视图。图4(c)是图4(b)的4C-4C线剖视图。图4(d)是表示线缆装置的安装顺序的说明图。图4(e)是图4(c)的4E-4E线剖视图。图4(f)是图4(c)的4F-4F线剖视图。
图5是图2(a)的5A线剖视图。
图6(a)是表示杆的动作的初始状态的图。图6(b)是表示杆的动作的动作状态的图。图4(c)是表示在杆的动作中,内线材的压曲刚发生前的状态的图。图4(d)是表示在杆的动作中,内线材的压曲状态的图。
图7(a)至图7(d)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构造的作用的图。图7(a)表示初始状态。图7(b)表示动作状态。图7(c)表示内线材的压曲刚发生前的状态。图7(d)表示内线材的压曲状态。
图8(a)至图8(d)是表示另一个实施方式的作用的图。图8(a)表示初始状态。图8(b)表示动作状态。图8(c)表示内线材的压曲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例示,并不是对发明进行限定,在实施方式中记述的全部特征和其组合不一定是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如图1、2所示,车辆的车门把手装置,是将操作把手16可自由旋转地与沿车门板14的背面配置的把手基座部15的一端部连结而形成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手装置以在图1(a)中左侧朝向车辆前方的姿态进行安装,以下,在本说明书中,以向车辆的安装姿态为基准,将车辆长度方向设为“前后”。
操作把手16在前端部具有铰接脚16a,在后端部具有操作脚16b,如图3所示,在将铰接脚16a从开设在车门板14上的前部安装开口14a插入至车门体内、将操作脚16b从车门板14的后部安装开口14b插入至车门体内后,使操作把手16整体向前方滑动而进行安装。在操作把手16和车门板14表面之间,以包围安装开口14a、14b的方式安装衬垫17。
另一方面,在把手基座部15的前端部设有前部开口15a和后部开口15b,前部开口15a收容上述操作把手16的铰接脚16a,后部开口15b对应于后部安装开口14b而收容操作把手16的操作脚16b。
另外,杆(可动部件6)通过沿前后方向较长的枢轴6a可自由旋转地与把手基座部15连结,利用绕枢轴6a卷装的扭转弹簧18向初始旋转位置侧预紧。杆6在相对于枢轴6a正交的方向上具有长的动作臂部6b,在初始旋转位置处,与上述已插入的操作脚16b的下端部前端面正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阿尔发;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阿尔发;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30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报文检测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连接网络的方法、终端以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