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的蓄电池组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23459.2 | 申请日: | 201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3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辻村典久;高松俊文;岩佐诚;谷垣达规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B60K1/04;H01M10/625;H01M10/663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蓄电池 组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蓄电池组壳体的内部空间搭载蓄电池模块、接线盒、蓄电池控制器而成的电动汽车的蓄电池组构造。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的蓄电池组在蓄电池组壳体的内部空间搭载有作为蓄电池单元的集合体的蓄电池模块、利用中继电路进行强电的供给/断开/分配的接线盒、进行蓄电池管理的蓄电池控制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知有如下构造,即,在该蓄电池组中,利用将强电线捆成束而成的强电线束、将弱电线捆成束而成的弱电线束将蓄电池模块、接线盒、蓄电池控制器彼此连接起来。
但是,专利文献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组结构,将壳体内部空间划分为3个分割矩形区域,并将蓄电池模块分别搭载于3个分割矩形区域。此时将由3个蓄电池模块的相对侧面形成的英文字母T形的间隙作为接线盒的搭载空间的同时也作为线束配置路径。因此,对搭载于彼此分开的位置的接线盒和蓄电池控制器进行线束连接时,有必要一边沿着弯曲的间隙路径弯曲一边配置线束。其结果,存在线束配置操作性较差、降低线束耐久性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蓄电池组壳体的内部空间搭载了多个蓄电池模块时所确保的间隙能够作为供用于管理蓄电池温度的空调风流动的空调风通路来使用。如此,在将搭载了多个蓄电池模块时所确保的间隙兼用作空调风通路和线束配置路径时,在供空调风流动的间隙内配置能扰乱空调风的流动的弯曲的线束。其结果,存在线束成为通路阻力而不能确保空调风的顺畅流动这样的问题。
专利文献1:WO2010/098271A1号公报(国际公开)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接线盒与蓄电池控制器的线束连接中、既能提高线束配置操作性、线束耐久性、又能确保空调风的顺畅流动的电动汽车的蓄电池组构造。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动汽车的蓄电池组构造是以在蓄电池组壳体的内部空间搭载有作为蓄电池单元的集合体的蓄电池模块、利用中继电路进行强电的供给/断开/分配的接线盒、进行蓄电池管理的蓄电池控制器为前提的。
在该电动汽车的蓄电池组构造中,将在上述蓄电池组壳体的内部空间搭载了上述蓄电池模块时所确保的间隙作为供空调风流动的空调风通路。上述接线盒和上述蓄电池控制器分别配置在面临上述空调风通路中的1个直线通路部且分开的位置。此外,沿着上述直线通路部配置用于连接上述接线盒和上述蓄电池控制器的线束。
因此,接线盒和蓄电池控制器分别配置在面临空调风通路中的1个直线通路部且分开的位置,利用沿着该直线通路部配置的线束来连接接线盒和蓄电池控制器,该空调风通路形成于蓄电池组壳体的内部空间。
因此,在进行接线盒和蓄电池控制器的线束连接时,进行只沿着1个直线通路部的简化了的线束配置作业。因此,与向弯曲路径配置线束相比,提高线束配置的操作性,并提高线束耐久性。
还有,配置在空调风通路中的1个直线通路部的线束成为沿着流经直线通路部的空调风的气流笔直延伸的线束。因此,与配置有能扰乱空调风的流动的弯曲了的线束的情况相比,能将空调风通路的通路阻力抑制得较低,能确保空调风的顺畅流动。
其结果,在接线盒和蓄电池控制器的线束连接中,能够既提高线束配置操作性、线束耐久性,又能确保空调风的顺畅流动。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搭载了采用实施例1的结构的蓄电池组BP的单厢式的电动汽车的概略侧视图。
图2是表示搭载了采用实施例1的结构的蓄电池组BP的单厢式的电动汽车的概略仰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蓄电池组BP的整体立体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1的蓄电池组BP的、拆下了蓄电池壳体上罩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1的蓄电池组BP的内部结构和空调风的流动的、拆下了蓄电池壳体上罩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1的蓄电池组BP的空调风单元的结构和空调风的流动的、图5的A部扩大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1的蓄电池组BP的壳体内部空间的区域划分结构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1的蓄电池组BP的各电池组构成要件的母线连接结构和线束连接结构的电路图。
图9是表示实施例1的蓄电池组BP的壳体内部空间的各电池组构成要件的母线连接结构和线束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实施例1的蓄电池组BP的壳体内部空间的各电池组构成要件的线束连接结构的、图9的箭头B方向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34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