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轧机列的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24747.X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7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马蒂亚斯·库尔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28 | 分类号: | B21B37/28;B21B37/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李慧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轧机 运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轧机列的运行方法,该轧机列用于在轧机列的至少一个轧机机座内轧制扁平的轧件,
-其中描述轧机机座的机座参数的机座数据提供给用于轧机列的控制计算机,
-其中控制计算机在轧制程序计算的框架下设定描述在轧机机座内轧制扁平的轧件的参量,
-其中经过设定的参量与描述了在轧机机座内轧制扁平的轧件之前的初始数据和轧机机座的机座数据结合,描述在轧机机座内轧制扁平的轧件时所产生的轧辊间隙和其不对称性,
-其中初始数据至少包括表示扁平的轧件的宽度、平均厚度和平均强度特征的参量,
-其中当扁平的轧件在轧机机座内利用经过设定的参量轧制时,控制计算机在轧制程序计算的框架下根据初始数据、机座数据和经过设定的参量借助楔形模型测定对于扁平的轧件而言所预期的出口楔(Auslaufkeil)和/或弧(Saebel)。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机器代码,该机器代码能由用于轧制扁平的轧件的轧机列的控制计算机直接执行,以及通过控制计算机进行的机器代码的执行导致控制计算机根据这种运行方法运行轧机列。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轧制扁平的轧件的轧机列的控制计算机,其中设计控制计算机,使得根据这种运行方法运行轧机列。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轧制扁平的轧件的轧机列,该轧机列配备有这种控制计算机。
背景技术
例如由WO 2006/063 948 A1已知这种对象。
在已知的运行方法中,经过设定的参量与描述了在轧机机座内轧制扁平的轧件之前的初始数据和轧机机座的机座数据结合,描述在轧机机座内轧制扁平的轧件时所产生的轧辊间隙。当扁平的轧件在轧机机座利用经过设定的参量轧制时,控制计算机在轧制程序计算的框架下根据初始数据、机座数据和经过设定的参量借助模型测定对于扁平的轧件而言所预期的参量。控制计算机在轧制程序计算的框架下根据一种方案改变经过设定的参量中的至少一个,使得所测定的预期的参量至少接近最终参量。控制计算机将在轧制程序的框架下所测定的经过改变的参量传输给轧机机座的基础自动化装置,使得扁平的轧件在轧机机座内根据经过改变的参量来轧制。
从DE 10 2009 043 400 A1中已知了一种用于基于模型地测定用于带有多个轧机机座的热宽带材轧机列的调整元件额定值的方案。在这种方案中,在设计调整元件额定值时,机架的轧辊间隙的所预期的目标外形是可调整的。在该方案的第一方法步骤中,根据每一个机座提供热带材的额定速率斜度(Soll-Geschwindigkeitskeiligkeit)。在第二步骤中,借助带材平整度模型(Bandplanheitsmodellen)测定机座的出口上的带材厚度外形的值。在第三步骤中,借助材料流动模型(Materialflussmodellen)测定对于每一个机座待施加的轧制力分布。在第四步骤中,测定用于带材传送调整元件的目标外形。在第五步骤中,对于每一个机座借助优化方法由目标外形计算调整元件额定值。
当扁平的轧件通过多机架的轧机列时,在DE 10 2009 043 400 A1中所描述的方法被应用。对于该方法的实施而言,需要所有参与的轧机机座的进口侧和出口侧的测量值。
DE 2009 043 401 A1引用同类的公布内容。
在轧制金属时,轧件的形状从过程的开始越过所有的中间步骤是一个重要的参量。除了厚度、宽度、外形和平整度以外,斜度(也就是说扁平的轧件的厚度关于宽度的非对称的部分)和弧度(也就是说扁平的轧件在轧制平面的曲率)也是重要的特性参数。楔和弧都不是预期的,因为这些参量(如果其不同于0)使其他的过程步骤复杂化,且在某些情况下会使其变得不可能或导致废品。
由于材料保持,斜度和弧度还紧密地彼此相连。例如如果单侧冷的板坯进入轧机机座,那么由于单侧更高的轧制力和轧机机座的与其相连的单侧更高的弹性变形将更冷的侧比更热的侧更小强度地轧制,如果没有进行其他的控制介入。由此形成厚度楔以及由此相应的弧。相反地如果宽的楔形扁平轧件进入轧机机座以及厚度楔在轧制扁平的轧机时被消除,那么由于轧制产生了弧。
如果扁平的轧件已经具有厚度楔,在现有技术中上轧辊组和下轧辊组经常互相摆动,使得在轧制道次期间保持相对的楔,因此不会产生弯曲(=弧)。操作人员根据观察轧件手动执行这种摆动。也已经已知用于自动支持操作人员的方法,该方法应该先做或至少减少这种手动的干预。该方法基于差分轧制力和调整的测量,在基础自动化装置的框架内执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公司,未经西门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47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