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26201.8 | 申请日: | 201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0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林圭一;三好学;弘濑贵之;村濑仁俊;森本英行;鸢岛真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大学法人群马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48 | 分类号: | H01M4/48;C01B33/18;C01G49/06;H01M4/36;H01M4/5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苗堃,金世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 ||
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含有由硅氧化物构成的硅氧化物粒子与由铁氧化物构成的棒状的铁氧化物粒子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铁氧化物粒子在表面具备多个细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铁氧化物粒子的长径比为2~1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铁氧化物粒子的平均长度为0.4~0.7μm,平均直径为0.085~0.17μ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铁氧化物粒子含有α-Fe2O3。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铁氧化物粒子的所述细孔是通过由FeOOH的热分解引起的脱水反应而形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中,以所述混合物整体为100质量%时,含有5~25质量%的所述铁氧化物粒子。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硅氧化物粒子包含SiO2相和Si相,在该SiO2相中含有由LixSiyOz表示的氧化物系化合物,其中,0≤x≤4,0.3≤y≤1.6,2≤z≤4。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硅氧化物粒子在表面具备由碳材料形成的被覆层。
10.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
1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0所述的负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群马大学,未经国立大学法人群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620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式鱼缸纸巾盒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热、蒸汽两用油汀豆浆除腥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