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程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29144.9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0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荒井优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E02F9/00 | 分类号: | E02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程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作业装置的工程车辆。
背景技术
在平地机等工程车辆上搭载有处理来自发动机的排气的后处理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后处理装置通过连接管与发动机连接。后处理装置优选包括柴油颗粒过滤(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装置和选择还原催化(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装置(参照专利文献2)。柴油颗粒过滤装置减少排气中的颗粒物。选择还原催化装置减少排气中的氮氧化物(NOx)。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1-52953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2-0974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为利用选择还原装置,所以需要将还原剂供给到选择还原装置。因此,工程车辆除了燃料箱意外,还需要具有用于贮存还原剂的还原剂箱。因此,使用户能够明确识别燃料箱的供油口与还原剂箱的供水口很重要。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工程车辆具有发动机、选择还原催化装置、燃料箱及还原剂箱。选择还原催化装置处理来自发动机的排气。燃料箱包括用于存留燃料的燃料箱主体与向燃料箱主体供给燃料的供油口。还原剂箱包括用于存留在选择还原催化装置中使用的还原剂的还原剂箱主体和向还原剂箱主体供给还原剂的供水口。燃料箱的供油口从燃料箱主体相对于车体的前后方向的中心轴线向左右任意一方向即第一方向突出。还原剂箱的供水口从还原剂箱主体相对于车体的前后方向的中心轴线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即第二方向突出。
燃料箱的供油口的直径优选比还原剂箱的供水口的直径大。
燃料箱的供油口与还原剂箱的供水口优选随着分别向上方延伸,相对于车宽方向逐渐分离地突出。
工程车辆优选还具有车架。燃料箱优选安装在车架上,从发动机下方向车辆后方延伸。还原剂箱优选在燃料箱的后方,靠近燃料箱地配置。还原剂箱优选安装在车架上。
尿素水箱更优选安装在车架的后端。
还原剂箱优选与燃料箱分离地配置。
工程车辆优选还具有设置于车架的多个车轮。多个车轮包括位于最后方的最后轮。供水口优选位于最后轮的上端的下方。另外,从侧面观察时,供水口优选与后轮的投影面不重合。
工程车辆优选还具有收纳发动机及选择还原催化装置的车体罩。供水口优选配置在车体罩的外侧面的内侧。
工程车辆优选还具有包括冷却风扇的散热器。从车体后方观察时,供水口优选位于冷却风扇的旋转区域的外侧。
还原剂箱在内部优选包含检测还原剂箱内是否存留有还原剂以外的液体的传感器。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工程车辆中,燃料箱的供油口与还原剂箱的供水口配置在工程车辆的左右不同侧。因此,用户能够明确地识别燃料箱的供油口与还原剂箱的供水口。
附图说明
图1是工程车辆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工程车辆的侧视图。
图3是发动机室的内部结构的右视图。
图4是图3的后处理单元附近的放大图。
图5是发动机室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从后方观察发动机室的图。
图7是工程车辆的后端附近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整体结构】
图1及图2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工程车辆1的外观立体图及侧视图。工程车辆1是例如平地机。该工程车辆1具有由前轮11与后轮12构成的行驶轮。图1及图2表示了,工程车辆1具有左右一对的两个前轮11与每侧两个的四个后轮12的情况。为了便于说明,在四个后轮12中,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的位于最后方的后轮被称为最后轮12a,与其他的后轮12b区别开来。但是,行驶轮只要是能够实现工程车辆1的功能的程度的数量(多个)即可,行驶轮的数量及配置不限于此。工程车辆1利用设置于前轮11及后轮12之间的推土板42,能够进行整地作业、除雪作业、轻切削、材料混合等。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及图2中,仅图示了后轮12中位于右侧的行驶轮。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前后方向是指工程车辆1的前后方向。换言之,前后方向是指从就座于驾驶室3的操作人员看到的前后方向。另外,左右方向或者侧方是指工程车辆1的车宽方向。换言之,左右方向、车宽方向或者侧方是指从上述操作人员看到的左右方向。另外,在附图中,前后方向用x轴表示,左右方向用y轴表示,上下方向用z轴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91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资源再利用系统
- 下一篇:钛酸锶钡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