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34941.6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8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土川晴久;小暮祐也;下山广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W10/02 | 分类号: | B60W10/02;B60K6/40;B60K6/48;B60L11/14;B60L15/20;B60W10/04;B60W10/06;B60W10/08;B60W20/10;F02D2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车辆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其中,该混合动力车辆作为动力源具有发动机和电动机,在驱动力传递系统中,在发动机与电动机之间具有第1接合要素,在电动机与驱动轮之间具有第2接合要素。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与电动机之间具有第1接合要素CL1,电动机与驱动轮之间具有第2接合要素CL2的混合动力车辆中,通过在驱动力传递系统负载较大时抑制第2接合要素CL2的过度发热,从而保护第2接合要素CL2。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已知下述技术,即,在驱动力传递系统负载大于或等于规定值时,在使发动机动作的状态下断开第1连接接合要素CL1,使电动机转速低于发动机转速,使第2接合要素CL2滑动接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321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中,使用电动机并使第2接合要素CL2的滑动转速降低,但存在无法应用于存在电动机输出限制或电池输出限制的情况的问题。
本发明就是着眼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其能够在驱动力传动系统负载较大而执行的电动机滑动行驶控制时,降低电动机扭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具有:发动机、电动机、第1接合要素、第2接合要素、驱动力传递系统负载检测单元、发动机/电动机滑动行驶控制单元。所述电动机输出车辆的驱动力,并且进行所述发动机的起动。所述第1接合要素安装在所述发动机和所述电动机之间,使所述发动机和所述电动机断开/连接。
所述第2接合要素安装在所述电动机和驱动轮之间,使所述电动机和所述驱动轮断开/连接。
所述驱动轮传递系统负载检测单元对驱动轮传递系统负载进行检测或推定。
所述发动机/电动机滑动行驶控制单元在所述驱动力传动系统负载大于或等于规定值时,使所述发动机以规定转速动作,在该状态下使所述第1接合要素滑动接合,使所述电动机的转速低于所述规定转速,使所述第2接合要素滑动接合。
发明的效果
由此,在驱动力传递系统负载大于或等于规定值时,在发动机/电动机滑动行驶控制单元中,使发动机以规定转速动作,在该状态下使第1接合要素滑动接合,使电动机的转速低于规定转速,使第2接合要素滑动接合。
即,以低于发动机转速的转速对电动机进行旋转驱动,因此,能够减小第2接合要素的滑动量,抑制第2接合要素的发热量。另外,由于发动机处于动作状态,且第1接合要素滑动接合,因此发动机驱动力从发动机经由第1接合要素而传递,能够使电动机扭矩减少与所传递的发动机扭矩相对应的量。
其结果,能够在驱动力传动系统负载较大时执行的电动机滑动行驶控制时,实现电动机扭矩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实施例1的控制装置的后轮驱动混合动力车辆的整体系统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综合控制器中的运算处理程序的控制框图。
图3是表示在图2的目标驱动扭矩运算部中用于目标驱动扭矩运算的模板驱动扭矩对应图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在图2的模式选择部中成为模式选择条件的推定坡度与模式对应图的关系的图。
图5是表示在图2的模式选择部中用于目标模式选择的通常模式对应图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在图2的模式选择部中用于目标模式选择的MWSC对应模式对应图的3个图案例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1的在综合控制器中执行的行驶模式变换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WSC控制中的各致动器的动作点的概略图。
图9是表示MWSC控制中的各致动器的动作点的概略图。
图10是表示MWSC+CL1滑动控制中的各致动器的动作点的概略图。
图11是实施例1(目标CL1扭矩=目标驱动扭矩-α)的选择MWSC+CL1滑动控制行驶模式的行驶时,以恒定加速器开度对应于坡度行驶的情况下的时序图。
图12是实施例2(目标CL1扭矩=目标驱动扭矩-α)的选择MWSC+CL1滑动控制行驶模式的行驶时,以恒定加速器开度对应于坡度行驶的情况下的时序图。
图13是实施例3(目标CL1扭矩=目标驱动扭矩+发电扭矩)的选择MWSC+CL1滑动控制行驶模式的行驶时,以恒定加速器开度对应于坡度行驶的情况下的时序图。
图14是实施例4的在应用了MWSC+CL1滑动控制的协作控制、以恒定加速器开度对应于坡度行驶的情况下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49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