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作业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35251.2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7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堀井启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久保田 |
主分类号: | E02F9/22 | 分类号: | E02F9/22;F15B11/00;F15B11/05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吕林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业 | ||
1.一种作业机,该作业机具备多个液压执行机构(C2~C5)和向这些液压执行机构(C2~C5)供给压力油的变流量型的液压泵(P1),该作业机配备了负荷传感系统,该负荷传感系统以使从液压泵(P1)的排出压力减去液压执行机构(C2~C5)中的最高负荷压力后的差压为固定压力的方式对液压泵(P1)的排出压力进行控制;
其特征在于:
设有第一负荷压力流通路(77)和第二负荷压力流通路(78);该第一负荷压力流通路(77),在液压执行机构(C2~C5)起动时导入该液压执行机构(C2~C5)的负荷压力,向传递液压执行机构(C2~C5)中的最高负荷压力的PLS传递管路(44)输出;
该第二负荷压力流通路(78),是在该液压执行机构(C2~C5)起动后的工作中导入该液压执行机构(C2~C5)的负荷压力并向上述PLS传递管路(44)输出的流路,而且,与上述第一负荷压力流通路(77)相比使压力油的流通量减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与各液压执行机构(C2~C5)对应地设有换向阀(DV1~4),与各换向阀(DV1~4)对应地设置压力补偿阀(CV1~4);该换向阀(DV1~4)对从上述液压泵(P1)排出的压力油的供给方向进行控制,向上述液压执行机构(C2~C5)供给;该压力补偿阀(CV1~4)以将此换向阀(DV1~4)的前后差压保持恒定的方式起作用;
在压力补偿阀(CV4)中设有上述第一负荷压力流通路(77)和上述第二负荷压力流通路(78),从该压力补偿阀(CV4)的行程始端至行程途中第一负荷压力流通路(77)起作用,在该压力补偿阀(CV4)的全行程时第二负荷压力流通路(78)起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通过在上述第一负荷压力流通路(77)上不设置节流口并且在第二负荷压力流通路(78)上设置节流口(79),从而与第一负荷压力流通路(77)相比使第二负荷压力流通路(78)的压力油的流通量减少。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通过在上述第一负荷压力流通路(77)及第二负荷压力流通路(78)的双方设置节流口(84、85),相对于第一负荷压力流通路(77)的节流口(84)的流路开口面积使第二负荷压力流通路(78)的节流口(85)的流路开口面积减小,从而与第一负荷压力流通路(77)相比使第二负荷压力流通路(78)的压力油的流通量减少。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压力补偿阀(CV4),具备将液压执行机构(C2~C5)的负荷压力导入的负荷压力导入孔(68),和将从此负荷压力导入孔(68)导入了的液压执行机构(C2~C5)的负荷压力向PLS传递管路(44)输出的负荷压力出口孔(69);
上述负荷压力导入孔(68)与负荷压力出口孔(69),从压力补偿阀(CV4)的行程始端至行程途中由第一负荷压力流通路(77)连通,而且,从行程途中切换而由第二负荷压力流通路(78)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久保田,未经株式会社久保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525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缆绞盘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夹持式直线型压电驱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