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37931.8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7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杉本睦树;土田刚史;增井友美;大竹铃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5/14 | 分类号: | B60C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31210 | 代理人: | 杜娟 |
地址: | 日本国兵库县神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 ||
1.一种充气轮胎,在安装于一对胎圈部之间的胎体帘布层的轮胎内侧上具备内衬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层由
(A)含有苯乙烯-异丁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的厚度0.05mm~0.6mm的第1层,和
(B)含有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及苯乙烯-异丁烯二嵌段共聚物中至少任意一种的厚度0.01mm~0.3mm的第2层形成的聚合物积层体所构成;
所述第1层或第2层的至少任意一层为含有:
相对于聚合物成分100质量份,混合量为0.1~50质量份的嵌入有机化合物的层状粘土矿物,
或者,占聚合物成分中的60质量%以上95质量%以下的从天然橡胶、异戊二烯橡胶和丁基橡胶构成的组中任选的至少1种橡胶成分
的聚合物组合物;所述第2层配置为与胎体帘布层的橡胶层相接;
并且,轮胎子午截面中,相对于所述胎体帘布层和内衬层的边界线,从胎面部的触地点Te向轮胎内径方向引法线L,其与所述边界线的交点为胎肩位置Pe,所述胎体帘布层和内衬层的边界线与轮胎中心线CL的交点为胎冠中心位置Pc,
所述内衬层的胎肩位置Pe的厚度Ge相对于胎冠中央位置Pc处的厚度Gc,为其160%~300%,并且胎肩位置Pe的厚度Ge相对于轮胎最大宽度位置Ps处的厚度Gs,为其110%~350%。
2.一种充气轮胎,在安装于一对胎圈部之间的胎体帘布层的轮胎内侧上具备内衬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层由
(A)含有苯乙烯-异丁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的厚度0.05mm~0.6mm的第1层,和
(B)含有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和苯乙烯-异丁烯二嵌段共聚物中至少任意一种的厚度0.01mm~0.3mm的第2层形成的聚合物积层体所构成;
所述第1层或第2层中至少任意一层中,混合有0.5质量%以上40质量%以下的范围的4碳原子的单体单元聚合所得的C4聚合物;
所述第2层配置为与胎体帘布层的橡胶层相接;
并且,轮胎子午截面中,相对于所述胎体帘布层和内衬层的边界线,从胎面部的触地点Te向轮胎内径方向引法线L,其与所述边界线的交点为胎肩位置Pe,所述胎体帘布层和内衬层的边界线与轮胎中心线CL的交点为胎冠中心位置Pc,
所述内衬层的胎肩位置Pe的厚度Ge相对于胎冠中央位置Pc处的厚度Gc,为其160%~300%,并且胎肩位置Pe的厚度Ge相对于轮胎最大宽度位置Ps处的厚度Gs,为其110%~3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4碳原子的单体单元聚合所得的C4聚合物,由聚丁烯及聚异丁烯中的至少任一种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4碳原子的单体单元聚合所得的C4聚合物,满足如下条件中的至少任一项:数均分子量300以上3,000以下,重均分子量700以上100,000以下,及粘均分子量20,000以上70,000以下。
5.一种充气轮胎,在安装于一对胎圈部之间的胎体帘布层的轮胎内侧上具备内衬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层由
(A)由聚合物成分中含有60质量%~99.9质量%的苯乙烯-异丁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相对于该聚合物成分100质量份,含有0.1~50质量份的嵌入有机化合物的层状粘土矿物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所组成的第1层,和
(B)含有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及苯乙烯-异丁烯二嵌段共聚物的至少任意一种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第2层形成的聚合物积层体所构成;
所述第2层配置为与胎体帘布层相接;
并且,轮胎子午截面中,相对于所述胎体帘布层和内衬层的边界线,从胎面部的触地点Te向轮胎内径方向引法线L,其与所述边界线的交点为胎肩位置Pe,所述胎体帘布层和内衬层的边界线与轮胎中心线CL的交点为胎冠中心位置Pc,
所述内衬层的胎肩位置Pe的厚度Ge相对于胎冠中央位置Pc处的厚度Gc,为其160%~300%,并且胎肩位置Pe的厚度Ge相对于轮胎最大宽度位置Ps处的厚度Gs,为其110%~3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793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速播种机
- 下一篇:水稻旱育苗播种压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