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含水性软质眼用透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39912.9 | 申请日: | 201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85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北川瑠美子;中村正孝;小笠原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C7/04 | 分类号: | G02C7/04;A61F2/14;A61F2/16;B29D1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孔青,庞立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性 软质眼用 透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含水性软质眼用透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市售的软质眼用透镜的代表性实例有软性接触镜片。市售的软性接触镜片通常使用具有25%左右~80%左右的含水率的水凝胶原料。但是,由水凝胶原料构成的含水性软性接触镜片因含有水而产生水由接触镜片蒸发的现象。因此,有一定比例的接触镜片佩戴者感觉比裸眼时有更强的干燥感,有感到不适的情况。其中亦存在诉说有所谓接触镜片干眼症的症状的人。另外,由水凝胶原料构成的含水性软性接触镜片易被泪液中的成分污染,并且由于含有大量的水,所以有细菌繁殖风险。
另一方面,作为高氧透过性的低含水性软性接触镜片,已知例如向用乙烯基甲基甲硅烷基封闭分子链双末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与甲基氢聚硅氧烷的混合物中加入铂类催化剂,通过采用模制法加热固化的方法得到的硅酮橡胶透镜(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在专利文献2~6等中亦记载了以具有多个聚合性官能团的聚硅氧烷为主体的氧透过性高的接触镜片材料。其中,在专利文献6中公开了由2官能团有机硅氧烷大分子单体单独或与其它单体共聚而得的聚合物构成的接触镜片材料,作为用于共聚的单体,公开了丙烯酸氟烷基酯或甲基丙烯酸氟烷基酯和丙烯酸烷基酯或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但是,在现有的高氧透过性的低含水性软性接触镜片中亦发现以下问题。首先,就硅酮橡胶透镜而言,存在为改善透镜表面的疏水性而施加的亲水化处理层剥离或因弹性过大而发生与角膜的粘附等缺点,无法实现广泛应用。
另外,以具有多个聚合性官能团的聚硅氧烷为主体的材料因氧透过性高、亦兼具柔软性而被认为是适合接触镜片的材料之一。但是,由于在聚合后的透镜表面残留粘着性,所以有粘附于角膜的担忧,另外透镜的柔软性与耐弯曲性等机械物性的平衡不足。
关于将软质眼用透镜的表面改性的方法,已知各种方法,其中已知分层涂布二种以上聚合材料层进行层压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7~9)。其中将交替涂布各1层的具有两种相反电荷的聚合物材料的方法称为LbL法等,认为材料的各自的层与不同材料的其它层以非共价键键合。但是,证明此方法的有用性的高氧透过性软质眼用透镜只是由硅酮水凝胶原料构成的透镜,未知对低含水性软质眼用透镜的有用性。另外,现有的LbL涂布以4层~20层左右的多层进行,制备工序延长,有导致制备成本增大之虞。
另外,关于眼用透镜表面的其它改性方法,在专利文献10中公开了在使特定的氧化乙烯衍生物与透镜接触的状态下照射辐射线,在透镜表面固定的方法。另外,在专利文献11中公开了将眼用透镜浸渍于含有水溶性过氧化物的亲水性化合物溶液中进行接枝聚合的方法。此外,在专利文献12中公开了将水凝胶基底浸渍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溶液中,照射γ射线的方法。
但是,在这些专利文献10~12中均完全未公开用以减少或规避在佩戴时粘附于角膜的现象的表面处理。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3中公开了通过在软质眼用透镜基底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由酸性聚合物和碱性聚合物构成的层(以下称涂布层),可大幅减少或规避在佩戴时粘附于角膜的现象,并且可通过简便的工艺廉价地制备的软质眼用透镜的制备方法。
但是,在佩戴2周或佩戴1个月的一次性眼用透镜的情况下,在佩戴过程中或眼用透镜的擦洗过程中,上述涂布层的性能有降低的可能性,认为需要改善。
先前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4-813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4-2404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56-5171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昭59-229524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2-188717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5-5861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表2002-501211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表2005-538418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特表2009-540369号公报
专利文献10:日本特开2005-309228号公报
专利文献11:日本特开2000-10055号公报
专利文献12:日本特开2008-122937号公报
专利文献13:国际公开第2011/102356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99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智能家居监控系统
- 下一篇:视频播放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