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焦控制装置、内窥镜装置以及对焦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40943.6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8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吉野浩一郎;樋口圭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7/28 | 分类号: | G02B7/28;A61B1/00;A61B1/04;G02B23/24;G02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李辉,朱丽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焦 控制 装置 内窥镜 以及 方法 | ||
1.一种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对焦控制装置包含:
对焦控制部,其进行摄像光学系统的对焦控制,并且进行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焦点模式的设定控制,所述摄像光学系统至少包含调整光学倍率的变焦透镜;以及
图像取得部,其经由所述摄像光学系统取得图像,
所述焦点模式具有固定焦点模式和自动对焦模式即AF模式,
所述对焦控制部根据所述变焦透镜的位置相对于处于广角端与望远端之间的基准点是处于广角侧还是处于望远侧,来进行所述固定焦点模式和所述AF模式的切换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在选择了所述固定焦点模式作为所述焦点模式的状态下所述变焦透镜的位置从广角侧移动到了望远侧的情况下,所述对焦控制部以对焦被摄体距离单调减小的方式进行所述对焦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变焦透镜的位置相比所述基准点位于广角侧的情况下,所述对焦控制部选择将所述对焦被摄体距离设定为与所述变焦透镜的位置对应的规定的距离的所述固定焦点模式作为所述焦点模式,
在所述变焦透镜的位置相比所述基准点位于望远侧的情况下,所述对焦控制部进行所述固定焦点模式和所述AF模式的切换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焦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
在所述变焦透镜的位置相比所述基准点位于广角侧的情况下,选择将所述对焦被摄体距离设定为与所述变焦透镜的位置对应的规定的距离的所述固定焦点模式作为所述焦点模式,
在所述变焦透镜的位置相比所述基准点位于望远侧的情况下,选择所述AF模式作为所述焦点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焦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
当在所述变焦透镜的位置相比所述基准点位于望远侧的状态下输入了AF开始信号的情况下,将所述焦点模式设定为所述AF模式,当在所述变焦透镜的位置相比所述基准点位于望远侧的状态下未输入所述AF开始信号的情况下,将所述焦点模式设定为所述固定焦点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变焦透镜的位置相比所述基准点位于广角侧的情况下,即使输入了所述AF开始信号,所述对焦控制部也将所述焦点模式设定为所述固定焦点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在选择了所述AF模式作为所述焦点模式的状态下所述变焦透镜相比所述基准点移动到了广角侧的情况下,所述对焦控制部结束所述AF模式,将所述焦点模式设定为所述固定焦点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焦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
在选择了所述AF模式作为所述焦点模式的情况下,执行单次AF。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焦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
在选择了所述AF模式作为所述焦点模式的情况下,执行连续AF。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焦控制部在所述AF模式中进行基于相位差的AF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光学系统还具有用于检测所述相位差的相位差检测用元件,
所述对焦控制部具有相位差计算部,该相位差计算部根据来自所述相位差检测用元件的信号而计算所述相位差,
所述对焦控制部进行根据计算出的所述相位差使被摄体像对焦的控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焦控制部在结束所述AF模式时,将所述变焦透镜设定到所述广角侧的规定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光学系统还具有对焦透镜,
所述对焦控制部通过调整所述对焦透镜的位置来进行所述对焦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094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静电水喷涂装置
- 下一篇:无线自组网团组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