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搬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41984.7 | 申请日: | 2012-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1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发明(设计)人: | 横田八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有限会社横田技术 |
主分类号: | H05K3/34 | 分类号: | H05K3/34;B65B2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马淑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搬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搬运装置,例如有效应用于具有在焊接时进行焊接部的消泡的减压工序的回流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回流焊接装置,例如,通过输送机将用膏状焊料、焊膏等安装了电子部件的印刷布线基板在依次具有预备加热工序、回流焊工序、冷却工序的炉内进行搬运,并将电子部件焊接于基板(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2公开了回流焊炉中的基板的搬运方法。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搬运系统具有从回流焊炉的入口一直延伸至出口的主环形搬运带,该主环形搬运带以恒定的速度运转。通过该主环形搬运带形成有将基板从回流焊炉的入口搬运至出口的基板搬运路径。在基板搬运路径在工件搬运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推动器,各推动器沿与工件搬运方向相同的方向和相反的方向往复移动。推动器能够将置于主环形搬运带的基板向上方推压,接着,能够以控制的速度将基板向工件搬运方向搬运。为了使推动器往复移动而采用环形带,在该环形带安装有推动器。若环形带向正方向旋转则推动器向工件搬运方向移动,若环形带向反方向旋转则推动器向与工件搬运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多个推动器中的第一推动器用于将基板送入包含于回流焊炉的回流焊工序。为了从回流焊工序将基板送出而使用第二推动器,通过该第二推动器将基板从回流焊工序向冷却工序搬运。这些第一、第二推动器的移动速度与主环形搬运带独立地被控制为比主环形搬运带快的速度。
在使用回流焊炉的焊接中,为了避免伴随着加热的发泡,较为理想的是预先进行消泡处理。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回流焊接装置中,构成为在基板搬运路径设置能够减少气氛压力的减压室,在减压室进行基板的被加热熔融的焊接部的消泡的情况下,因为减压室在减压时需要处于密闭状态,不能遍及包含减压室在内的整个基板搬运路径地设置一个输送机(主环形搬运带)。因此,在减压室的前后的工序的搬运路径和减压室分别设置独立的输送机。在该情况下,若在减压室设置输送机,则输送机的机构部件因为需要应对减压气氛而变得高价,另外,也有维护次数变多的问题。
专利文献2所示的基板搬运方法在推动器的上下移动中使用汽缸,所以维护也多。另外,也需要使汽缸自身在搬运方向移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884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409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将被搬运物搬入搬出所希望的工序的搬运装置。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维护也容易的搬运装置。
本发明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搬运杆,该搬运杆沿搬运被搬运物的搬运路径往复移动;推动部件,该推动部件固定于所述搬运杆并从该搬运杆突出;以及切换机构,该切换机构通过使所述搬运杆转动规定角度来使所述推动部件在与被搬运物卡合的卡合位置和从被搬运物分离的退避位置之间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搬运装置,能够将被搬运物搬入搬出所希望的工序,维护也容易。本发明的搬运装置适合用于回流焊炉。
在本发明较为理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切换机构具有与所述搬运杆相关联的引导部件,所述搬运杆具有从该搬运杆突出的被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件具有引导所述搬运杆的被引导部的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具有下述结构:通过沿所述搬运路径相互平行地延伸的第一引导部、第二引导部和将该第一引导部、第二引导部的端部相互连结的第一连结引导部、第二连结引导部闭环地引导所述被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件通过所述搬运杆的一次往复移动而使所述被引导部绕所述引导部件的所述闭环的引导部一周,当所述搬运杆的所述被引导部被所述第一引导部引导而前进时,所述搬运杆的所述推动部件变为所述卡合位置,当所述搬运杆的所述被引导部被所述第二引导部引导而后退时,所述搬运杆的所述推动部件变为所述退避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搬运装置的回流焊接装置的整体构成图。
图2是搬运装置的作用说明图。
图3是表示搬运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4是表示引导部件的俯视图,图4(a)表示从炉的出口侧观察入口侧时的右侧的引导部件,图4(b)表示左侧的引导部件。
图5是表示引导部件的纵剖视图。
图6是具备第一、第二搬运杆的驱动方式的变形例的回流焊接装置的整体构成图。
(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有限会社横田技术,未经有限会社横田技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19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三维机织织物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