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作业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45543.4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6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原田宗雄;池田直人;坂本昭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01N3/021 | 分类号: | F01N3/021;F01N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业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工作装置的作业车辆。
背景技术
在作业车辆上搭载有对来自发动机的排气进行处理的后处理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后处理装置经由连接管与发动机连接。优选的是,后处理装置包括柴油机微粒捕集过滤(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装置和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装置(参照专利文献2)。柴油机微粒捕集过滤装置减少排气中的粒子状物质。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减少排气中的氮氧化物(NOx)。
在专利文献1中,后处理装置配置在发动机或液压泵的上方。在专利文献2中,后处理装置配置在液压泵的上方。后处理装置支撑在与车体框架连接的工作台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1-52953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0974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作业车辆使用设在车辆后部的松土器(参照图1、图2中的松土器51)来进行挖掘作业。此时,车体框架产生扭曲。因此,如专利文献2所述,在后处理装置被与车体框架连接的部件支撑的情况下,对连接后处理装置和发动机的连接管施加过大的负荷。
为了避免该问题,如专利文献1所述,采用了在发动机上方搭载后处理装置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后处理装置的位置变高,覆盖发动机和后处理装置的外装罩的上表面上升。其结果,后方视野变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方面的作业车辆包括:发动机、柴油机微粒捕集过滤装置、连接管、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柴油机微粒捕集过滤装置对来自发动机的排气进行处理。连接管连接所述发动机和所述柴油机微粒捕集过滤装置。连接管从与发动机连接的位置朝柴油机微粒捕集过滤装置向斜下方延伸。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对来自发动机的排气进行处理。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配置在连接管的上方。
优选的是,从车辆前方依次配置所述发动机、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柴油机微粒捕集过滤装置。详细地说,优选为,发动机、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及柴油机微粒捕集过滤装置配置为,从车辆前方开始依次有发动机的前后方向的中心、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的前后方向的中心、柴油机微粒捕集过滤装置的前后方向的中心。
优选的是,柴油机微粒捕集过滤装置和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具有圆筒状的外形;而且,柴油机微粒捕集过滤装置和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配置为柴油机微粒捕集过滤装置的中心轴线和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的中心轴线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垂直。
优选的是,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配置在比柴油机微粒捕集过滤装置靠近上方的位置,详细地说,优选的是,柴油机微粒捕集过滤装置和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具有圆筒状的外形;而且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和柴油机微粒捕集过滤装置配置为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的中心轴线比柴油机微粒捕集过滤装置的中心轴线靠近上方。
优选的是,作业车辆还包括后处理装置支撑托架,该后处理装置支撑托架支撑柴油机微粒捕集过滤装置和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
优选的是,作业车辆还包括安装托架,安装托架支撑发动机,安装托架包括减振器安装部和后处理装置支撑托架安装部,减振器安装部安装有减振器,后处理装置支撑托架安装部安装有后处理装置支撑托架;而且,后处理装置支撑托架安装部的竖直方向的高度在减振器安装部的竖直方向的高度以上。
优选的是,安装托架与后处理装置支撑托架形成为一体。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一方面的作业车辆中,连接管从与发动机连接的位置朝柴油机微粒捕集过滤装置向斜下方延伸,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配置在连接管的上方。因此,能够抑制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的竖直方向的高度,外装罩的上表面不因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而上升。其结果,后方视野得以改善。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业车辆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作业车辆的侧视图。
图3是发动机室内部结构的左视图。
图4是图3的后处理单元附近的放大图。
图5是发动机室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从图3和图5的A方向看到的后处理单元的立体图。
图7是从图3和图5的B方向看到的后处理单元的立体图。
图8是后处理装置支撑托架的立体图。
图9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具体实施方式
〔整体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55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童车排气管
- 下一篇:一种电动童车的保险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