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子铁芯的制造方法和定子铁芯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3298.1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5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广田穰;胁田觉司;朴和彦;桥本昭;鹈饲义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15/12 | 分类号: | H02K15/12;H02K1/14;H02K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子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例如用于汽车等的电动机或发电机的定子铁芯进行制造的定子铁芯的制造方法及定子铁芯。
背景技术
构成搭载于汽车等的一般的电动机或发电机等的定子具备定子铁芯、和卷绕安装于定子铁芯的定子绕组。
定子铁芯具备:铁芯主体,其具有环状的磁轭体和多个磁极齿部,磁极齿部从磁轭体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以在周向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突出;和绝缘部件,其覆盖包括供定子绕组卷绕安装的磁极齿部的表面在内的铁芯主体的主要部分,绝缘部件介于定子绕组和铁芯主体的主要部分之间。
以往,作为绝缘部件,使用通过黏贴等设置在铁芯主体而覆盖铁芯主体的表面的绝缘膜等。另一方面,近年来,为了省略将绝缘膜安装于铁芯主体所花费的时间,作为绝缘部件,使用通过注射成型而在铁芯主体的期望部位一体成型的绝缘树脂层的结构成为主流。
作为通过注射成型而在铁芯主体一体成型绝缘树脂层从而制造铁芯(定子铁芯)的制造方法,公开了具备以往的绝缘部件的铁芯的制造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以下,对具备以往的绝缘部件的定子铁芯的制造方法中的绝缘树脂层的成型工序进行说明。
图11是对具备以往的绝缘部件的铁芯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图,示出了从径向观察铁芯主体的外周面的情况下的、为了在铁芯主体上通过注射成型来一体成型绝缘树脂层而使注射成型用的模具相对于铁芯主体合模的情形。
一般地,铁芯主体50构成为将多个铁芯块主体51连结成环状。
铁芯块主体51由多个铁芯片54层叠构成,各铁芯块主体51具备:磁轭部52,其构成了环状的磁轭体60的一部分;以及未图示的前述的磁极齿部,其从磁轭部52的中间部突出。
并且,铁芯主体50通过以磁极齿部朝向内侧、且磁轭部52排列为环状的方式使多个铁芯块主体51彼此连结而构成。
此时,各铁芯片54在厚度上存在偏差,因而各铁芯块主体51的沿着铁芯片54的层叠方向的厚度产生偏差。
在具备以往的绝缘部件的铁芯的制造方法中,在通过注射成型使绝缘树脂层一体形成于铁芯主体50的工序中,通过进行注射成型用的多个模具的合模,使用于形成绝缘树脂层的型腔形成于包括供定子绕组卷绕的磁极齿部的表面的铁芯主体50的主要部分和模具之间。
此时,多个模具使用了能够形成以下型腔的结构:该型腔能够一次性对构成铁芯主体50的所有铁芯块主体51进行注射成型。
在与铁芯主体50之间形成型腔的多个模具中,模具55a、55b在磁轭体60的轴向,换言之,在铁芯片54的层叠方向上以在与磁极齿部的端面之间隔开间隙的方式配置,模具55a、55b抵接于磁轭体60的轴向的两端面的外周侧,从而配置在铁芯主体50的轴向的两侧。
并且,通过使加热而溶融的绝缘性的树脂流入到型腔并冷却,来使绝缘树脂层与铁芯主体50形成为一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249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以往的定子铁芯的制造方法中,使注射成型用的模具55a、55b在与磁轭体60的轴向的两端面的外周侧的部位抵接的状态下,与其它模具一起在与铁芯主体50之间形成型腔,对所有的铁芯块主体51通过一次注射成型来设置绝缘树脂。
此时,由于在各铁芯块主体51存在厚度的偏差,因此如图11所示,例如存在以下情况:模具55a仅仅被推压到一部分的铁芯块主体51上,在另一部分的铁芯块主体51的磁轭部52与模具55a之间产生间隙。
即,存在以下情况:在对注射成型用的多个模具进行合模时,产生了连通型腔与磁轭体60的外周面(铁芯主体50的外周面)的间隙,在进行绝缘树脂的注射成型时,流入到型腔的树脂泄漏到磁轭体60的外周侧。由此,存在以下问题:在制作出的定子铁芯中,由于泄漏到磁轭体60的外周侧的树脂而在绝缘树脂上产生了不必要的毛刺等。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定子铁芯的制造方法和定子铁芯,能够防止在介于定子绕组和铁芯块主体之间的绝缘树脂上产生不必要的毛刺。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32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会报警的窨井
- 下一篇:集成式氢能制取存储和循环利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