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传动系冷却装置及其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4496.X | 申请日: | 201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51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京特·吕勒;亚历山大·基尔内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特拉格传动机构和齿轮工厂赫尔曼·哈根迈尔有限公司&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01P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丁永凡,张春水 |
地址: | 德国翁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传动 冷却 装置 及其 运行 方法 | ||
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动力传动系冷却装置(30),所述动力传动系冷却装置具有第一冷却回路(36)和第二冷却回路(44,45)以及具有泵装置,借助于所述泵装置能够将冷却介质输送给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和所述第二冷却回路,
其中,所述泵装置具有带有第一泵接口(35A)和第二泵接口(35B)的双向泵(32)并且能由泵电动机(34)驱动,其中所述第一泵接口(35A)与所述第一冷却回路(36)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泵接口(35B)与所述第二冷却回路(44,45)连接,并且其中能够通过改变所述泵电动机(34)的转速来调节用于供给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和/或所述第二冷却回路的冷却介质体积流(74;86,88),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和所述第二冷却回路经由节流装置(54)彼此连接,其中所述节流装置(54)构成为,在沿第一方向驱动所述泵电动机(34)时经由所述节流装置(54)也为所述第二冷却回路(44,45)输送一定的冷却介质体积流,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泵接口(35A)构成为压力接口并且将冷却介质体积流供应给所述第一冷却回路(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和/或第二冷却回路经由止回阀(38;46)与相应的所述泵接口(35A;35B)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接口(35A)和/或所述第二泵接口(35B)经由抽吸阀(40;48)与低压部段(4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装置(54)具有止回阀(6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装置具有两个平行的支路(56,58),其中在所述支路中的至少一个中设置有止回阀(64)并且其中在所述支路中的至少一个中设置有节流板(60,6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具有离合器冷却回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具有变速器冷却回路和/或电动机冷却回路。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回路(45)经由冷却介质冷却器(66)与所述第二泵接口(35B)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和/或所述第二冷却回路(45)具有旁路过滤器。
10.一种用于运行用于机动车的动力传动系冷却装置(30)的方法,所述动力传动系冷却装置具有第一冷却回路(36)和第二冷却回路(44,45)以及具有泵装置,借助于所述泵装置能够将冷却介质输送给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和所述第二冷却回路,
其中,所述泵装置具有带有第一泵接口(35A)和第二泵接口(35B)的双向泵(32)并且能由泵电动机(34)驱动,其中所述第一泵接口(35A)与所述第一冷却回路(36)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泵接口(35B)与所述第二冷却回路(44,45)连接,并且其中能够通过改变所述泵电动机(34)的转速来调节用于供给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和/或所述第二冷却回路的冷却介质体积流(74;86,88),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和所述第二冷却回路经由节流装置(54)彼此连接,其中所述节流装置(54)构成为,在沿第一方向驱动所述泵电动机(34)时经由所述节流装置(54)也为所述第二冷却回路(44,45)输送一定的冷却介质体积流,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泵接口(35A)构成为压力接口并且将冷却介质体积流供应给所述第一冷却回路(36)。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运行用于机动车的动力传动系冷却装置(30)的方法,
其中所述泵电动机(34)的转动方向以在1/10Hz至7Hz的范围中的频率变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特拉格传动机构和齿轮工厂赫尔曼·哈根迈尔有限公司&两合公司,未经格特拉格传动机构和齿轮工厂赫尔曼·哈根迈尔有限公司&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449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余热氨吸收发电制冷机及液氨发电装置
- 下一篇:太阳能热水器电加热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