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的隔离厅门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1074.5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7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A.凯托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力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30 | 分类号: | B66B13/30;E06B3/66;E06B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张祥 |
地址: | 芬兰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隔离 | ||
1.一种电梯的隔离厅门,该厅门包括在横向方向打开和闭合并且设置有玻璃表面板(2)的至少一个门板(1),该门板包括支撑该门板(1)的框架结构(7)和在该门板(1)的前边缘上的边缘镶边(6)以及隔离元件(1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元件(11)包括一个或多个玻璃板,在所述玻璃表面板(2)和所述玻璃隔离元件(11)之间具有空气间隙(12),厅门的外表面是基本上光滑和平坦的,在所述玻璃隔离元件(11)的外表面上的是用于形成空气间隙(12)的插件(10),所述隔离元件(11)通过空气间隙(12)被分隔为两个部分,其中在所述空气间隙(12)的第二侧面上的是额外的隔离玻璃(11a),该隔离玻璃在它的内表面上固定到所述插件(10)的外表面,以及所述玻璃表面板(2)通过它的内表面固定到额外的隔离玻璃(11a)的外表面,以及所述插件(10)在它的内表面固定到所述隔离元件(11)的外表面,
所述隔离元件(11)和所述插件(10),借助于第一上紧装置(8)和第二上紧装置(9),以及借助于所述框架结构(7),抵靠着彼此挤压,其中所述第一上紧装置(8)经由垂直于所述门板(1)的隔离元件(11)的端面与框架结构(7)之间的空间在垂直于门板(1)的方向上穿过所述框架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隔离厅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表面板(2)的外表面和所述边缘镶边(6)的外表面位于基本相同的竖直平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隔离厅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元件(11)由一个或多个玻璃板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隔离厅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隔离元件(11)由两个或更多个彼此层合的玻璃板组成。
5.如前述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电梯的隔离厅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件(10)的厚度和所述玻璃表面板(2)的厚度尺寸适合并且在它们之间配置为以使得当所述玻璃表面板(2)处于它在门板(1)上的适当位置时所述玻璃表面板(2)的外表面和所述边缘镶边(6)的外表面处于基本相同的竖直平面上。
6.如前述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电梯的隔离厅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件(10)是环状结构,该环状结构安置为在所述门板(1)的顶部、侧面和底部围绕所述框架结构(7)的内部通过,以及所述插件(10)在它的侧表面之一上固定到所述隔离元件(11)的外表面并且在它的另一个侧表面上固定到所述玻璃表面板(2)的内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隔离厅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紧装置(8)是螺栓,第二上紧装置(9)是螺母。
8.如前述权利要求1-4,7之一所述的电梯的隔离厅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元件(11)、额外的隔离玻璃(11a)和插件(10),借助于第一上紧装置(8)和第二上紧装置(9),以及借助于所述框架结构(7),抵靠着彼此挤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的隔离厅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紧装置(8)是螺栓,第二上紧装置(9)是螺母。
10.如前述权利要求1-4,7,9之一所述的电梯的隔离厅门,其特征在于,在框架结构(7)的内部的是围绕该框架结构(7)通过的密封件(13),该密封件位于在楼层位置侧上的插件(10)或者额外的隔离玻璃(11a)的外表面和框架结构(7)的内表面之间,相应地,位于在所述隔离元件(11)的电梯轿厢侧表面和所述框架结构(7)的内表面之间的电梯轿厢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力股份公司,未经通力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107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冲头打孔上环机
- 下一篇:单冲头打孔上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