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的隔离厅门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1074.5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7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A.凯托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力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30 | 分类号: | B66B13/30;E06B3/66;E06B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张祥 |
地址: | 芬兰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隔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目的是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中限定的电梯的隔离厅门(landing door)。
背景技术
在特别是公共场所例如地铁站和购物大厦以及其它一些建筑物的电梯井的楼层位置的门道中,使用隔离防火门来防止在火灾期间热辐射、火以及燃烧气体进入到电梯轿厢中以及经由电梯井从一个楼层进入另一楼层。厅门可以要么仅仅是隔热的,要么还可以是防火的。在不同的场所和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隔离要求。
根据现有技术的一个方法是,除了电梯的实际的厅门之外,在每一楼层位置设置防火门,该防火门具有必要的隔离性。这些解决方案中的问题是,防火门对于电梯的厅门是完全分离的结构,在此情形下,其在门的厚度方向占据了许多昂贵的建筑空间,并且,作为一额外的结构,它是昂贵的并且还导致额外的保养成本和维护成本。
根据现有技术,已知一种用于电梯的防火门解决方案,其中电梯的厅门和通常为金属的隔离防火门组合以作为一个门操作。然而,这些解决方案通常也非常厚,此外还很重。这些解决方案的问题同样是在电梯的门的厚度方向需要大的空间以及由于重的结构而需要耐用的支撑结构和设备。
此外,上面描述的根据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的一个问题是,它们未必是美观的而适于公共场所,并且没有从电梯轿厢到外界的视觉接触,该视觉接触在电梯乘客中产生一种安全的感觉,并且防止在电梯轿厢内部可能发生的恶意损坏,例如在电梯轿厢的内壁上的破坏以及在电梯轿厢内部的物体的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消除上述缺点以及实现一种电梯的便宜的多功能的厅门,所述门是耐用的,并且完全或者部分透明,它同时也是以下之一:隔音门、隔热门或者隔火门或者防火门。本发明还致力于这样类型的结构:通过该结构,适于其给定的操作环境的电梯厅门可以在功能上以及美学上实现。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的厅门的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公开的内容。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其它权利要求中公开的内容。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在本申请的说明书部分进行讨论。本申请的发明内容还可以不同于下面提供的权利要求中的。本发明的内容还可以包括若干单独的发明,尤其是如果鉴于表达或者暗含的子任务或者从实现的优点或者优点类别的视角来考虑本发明的话。在该情形下,包含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中的某些特征从单独的发明构思的视角来看会是多余的。同样地,关于每个实施例介绍的不同细节还可以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此外,需要声明的是,至少一些从属权利要求至少在一些情形下可以被认为是自身具有创造性的。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优点之一在于,美观的且操作上安全的玻璃门解决方案可以实现为电梯井的防火门,在此情形下可以获得许多其它的优点。优点之一是玻璃门是可以从电梯轿厢向外看穿的,也可以向内看穿到电梯轿厢。在此情形下,电梯轿厢的乘客的安全感得以改善。此外,透明度减少电梯轿厢内部的故意破坏。
借助于本发明,可以实现一种门结构,该门结构能够实现相当窄的门框。本发明能够实现电梯的透明的厅门,该门对于其给定的操作环境是操作上安全的并且是美观的。
优选地,本发明的门是防火门,其足以防止热辐射、火和燃烧气体进入到电梯车厢中以及经由电梯井进入到其它楼层。
由于所述结构的隔离属性,可以容易地获得一种防止厅门的玻璃结构结霜的厅门。
借助于本发明,可以实现向着门的在框架和玻璃表面之间的平面具有仅不明显的升高边缘或者根本没有升高边缘的结构。这提高了操作安全性。换言之,通过本发明,实现的优点在于,根据本发明的设置有玻璃的厅门的外表面是基本上光滑和平坦的,在此情形下,在玻璃表面和门框之间没有危险的升高边缘,该升高边缘例如在门移动时可能会伤害到人员特别是儿童的手指。通过本发明,在玻璃和包围玻璃的框架之间相当容易地实现向着所述平面至多1毫米的升高边缘,并且甚至在玻璃和框架平面之间至多0.4毫米(+/-)的差异也不困难。在实践中,如果所述结构的部件的厚度公差足够良好,则可以实现在停靠侧门的绝对平滑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力股份公司,未经通力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10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冲头打孔上环机
- 下一篇:单冲头打孔上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