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1947.2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8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真康;后东光繁;田中健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15/063 | 分类号: | B60K15/063;B62D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李文屿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构造 | ||
1.一种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
左右的前侧车架,其位于车身的前部并沿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
仪表板下部构件,其位于所述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后方而将所述车身划分出前后;
底面板,其沿所述车身的车宽方向延伸而从所述仪表板下部构件的下部向后方延伸;和
通道部,其在从所述仪表板下部构件的车宽中央且下端的位置向所述底面板的后部的范围从所述底面板向上方鼓出,
所述底面板具备:
鼓出部,其用于在所述通道部的左右配置所述车身的座席;和
后通道横梁,其在所述鼓出部的后端沿车宽方向延伸,
所述车身具备:
左右的底板扩展件,其从所述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后端沿所述仪表板下部构件的下表面向所述通道部侧偏置;
底板车架,其以架设的方式在所述左右的底板扩展件与所述后通道横梁之间延伸,在车身上下方向与后底面板相距规定距离;和
能源容器,其配设在所述鼓出部下方且由所述底板车架支撑,
所述底板车架从所述车身下方拆装自如地固定于所述车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具备前通道横梁,其架设在所述左右的底板扩展件之间,沿所述仪表板下部构件与所述底面板的接合部附近的所述通道部的下表面在车宽方向上延伸,
所述底面板在所述车身的前后分割成:前底面板,其具有置足部,该置足部在与搭乘所述车身的乘员的脚相对应的位置向所述车身下方鼓出且配置在所述通道部的左右;和具有所述鼓出部的后底面板,
所述前底面板的强度比所述后底面板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右的底板扩展件分别具有载荷传递部,该载荷传递部是左右的纵壁部的后端在内方闭合所形成的且截面形成为凹状,
所述底板车架包括截面为帽形的主体部和闭塞所述主体部的盖部,从所述主体部的前端将凸缘向下方弯折而形成承载部,在所述底板车架安装于所述车身时,所述载荷传递部与所述承载部位置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具备:
左右的下纵梁,其位于所述仪表板下部构件的后方且位于比所述左右的前侧车架靠车宽外方的位置,并沿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
下纵梁扩展件,从所述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后端沿所述前底面板的下表面向所述下纵梁侧偏置;和
中央通道横梁,其在所述前底面板与所述后底面板的接合部上方架设在所述左右的下纵梁之间,
所述前底面板在所述底板扩展件与所述下纵梁扩展件之间具有所述置足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置足部在所述底板扩展件与所述下纵梁扩展件之间还具有向所述车身下方鼓出的大致三角形的加强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194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岩石破碎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食用菌搅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