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1947.2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8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真康;后东光繁;田中健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15/063 | 分类号: | B60K15/063;B62D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李文屿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构造,其中,左右的前侧车架沿前后方向延伸,配置有将车身划分出前后的仪表板下部构件,底面板从仪表板下部构件向车身后方延伸,且通道部从仪表板下部构件及底面板的车宽中央向车身上方鼓出。
背景技术
这种车身构造中存在如下这样的构造:左右的前侧车架沿前后方向延伸,配置有将车身划分出前后的仪表板下部构件,底面板从仪表板下部构件向车身后方延伸,通道部从仪表板下部构件及底面板的车宽方向中央向车身上方鼓出,在底面板及通道部的下方配置有作为能源容器的燃料箱(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根据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车身构造,能够将燃料箱沿车宽方向扩展。
另外,还存在如下的车身构造,前侧车架沿前后方向延伸,从前侧车架分支出侧车架扩展件以及底板扩展件,侧车架扩展件连接于下纵梁,底板扩展件连接于底板车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根据该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车身构造,能够使作用于前侧车架的载荷分散。
存在如下的车身构造:在前车轴与后车轴之间有客厢(车室)且在驾驶席与副驾驶席之间有底板通道的车辆中,燃料箱配置在驾驶席与副驾驶席的下方且在地板下的位置,并构成为在从上方看车辆时、燃料箱重合于驾驶席的座面以及副驾驶席的座面,使该燃料箱的一部分进入底板通道中并将燃料箱固定于副车架,该副车架安装于车身的下方车身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根据该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车身构造,能够有效地利用驾驶席、副驾驶席的下部空间。
而且,还存在如下的车身构造:在车身前后方向上设有左右的主车架,设有形成有底板弯曲面和底板水平面的底面板,设有固定在主车架的上表面及底板水平面的上表面的底板上部构件,设有固定在主车架的下表面及底板水平面的下表面的底板下部构件,在底板下部构件的下方配置有作为能源容器的电池箱(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
根据该专利文献4所公开的车身构造,通过在底板水平面的上表面设置底板上部构件,能够抑制在底板水平面的下表面所设置的底板下部构件向下方突出。
在专利文献1的车身构造中,虽然将燃料箱在车宽方向上扩展而实现了燃料箱的高容量化,但是仍期望燃料箱在车身的高度方向上进一步高容量化。
在专利文献2的车身构造中,还想使作用于前侧车架的载荷高效地分散。
在专利文献3的车身构造中,燃料箱固定于副车架,该副车架安装于车身的下方车身侧。此时,想有效地进行燃料箱的拆装作业。
在专利文献4的车身构造中,在底板水平面的上表面设有底板上部构件,从而能够抑制在底板水平面的下表面所设置的底板下部构件向下方突出,但期望进一步有效利用地板下的空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1/055695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2642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第376594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1-1214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能够多维地使能源容器(燃料箱)的高容量化和车身的低地板化(低车高化)平衡且促进车身的轻量化的车身构造。
而且,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能够高效地使载荷分散并将载荷向车身后方传递、能够保护乘员的脚的车身构造。
而且,另外,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考虑到了将燃料箱安装于车身侧或将其拆下的拆装性、且能够实现燃料箱拆装性的提升且实现燃料箱的安装作业高效化的车身构造。
而且,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能够实现上述能源容器的高容量化、车身的低地板化以及车身的轻量化、同时能够实现适当的冲击载荷吸收的车身构造。
用于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19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岩石破碎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食用菌搅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