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71823.2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3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林宏司;原田广康;大野智仁;石井启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W10/10 | 分类号: | B60W10/10;B60K6/365;B60K6/445;B60L11/14;B60W10/06;B60W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张谟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车辆 驱动 控制 装置 | ||
1.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该混合动力车辆具备作为整体 具有4个旋转要素的第1差动机构及第2差动机构、和分别与该4个旋转 要素连结的发动机、第1电动机、第2电动机及输出旋转构件,所述4个 旋转要素中的1个旋转要素中的所述第1差动机构的旋转要素和所述第2 差动机构的旋转要素经由离合器选择性地连结,成为该离合器的接合对象 的所述第1差动机构或所述第2差动机构的旋转要素经由制动器选择性地 与非旋转构件连结,所述驱动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启动所述发动机时,在使该发动机的转速上升的起转期间,切换所 述离合器的接合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切换所述离合器的接合状态,以使得在所述发动机的转速的上升前半 期间形成的第1滞留转速与第1共振转速的差转速成为相对大的值,所述 第1共振转速是从所述发动机经由扭转阻尼器到与所述第1差动机构连结 的第1电动机这一传动系的、与所述发动机的爆发一次频率对应的转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第1滞留转速根据预先存储的关系而基于所述发动机的温度来算 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切换所述离合器的接合状态,以使得在所述发动机的转速的上升后半 期间形成的第2滞留转速与第2共振转速的差转速成为相对大的值,所述 第2共振转速是从所述发动机经由扭转阻尼器到与所述第1差动机构连结 的所述第1电动机这一传动系的、与所述发动机的旋转0.5次变动的频率 对应的预先设定的转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第2滞留转速根据预先存储的关系而基于所述发动机的温度来算 出。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启动所述发动机时,车辆停止,所述输出旋转构件被停车机构锁止 为非旋转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离合器接合的状态下,在所述传动系的惯性加上所述第2电动 机的转子的惯性,从而该传动系的第1共振转速或第2共振转速降低,
在所述离合器分离的状态下,从所述传动系减去所述第2电动机的转 子的惯性,从而该传动系的第1共振转速或第2共振转速上升。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 其中,
所述第1差动机构具备与所述第1电动机连结的第1旋转要素、与所 述发动机连结的第2旋转要素以及与所述输出旋转构件连结的第3旋转要 素,
所述第2差动机构具备与所述第2电动机连结的第1旋转要素、第2 旋转要素以及第3旋转要素,该第2旋转要素及第3旋转要素的某一方与 所述第1差动机构的第3旋转要素连结,
所述离合器选择性地使所述第1差动机构的第2旋转要素与所述第2 差动机构的第2旋转要素及第3旋转要素中不与所述第1差动机构的第3 旋转要素连结的一方的旋转要素接合,
所述制动器选择性地使所述第2差动机构的第2旋转要素及第3旋转 要素中不与所述第1差动机构的第3旋转要素连结的一方的旋转要素与所 述非旋转构件接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182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扭转减震器元件的转向柱装置和安装方法
- 下一篇:用于机动车的行人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