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胎儿健康状态的无创性检测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80075090.X 申请日: 2012-09-14
公开(公告)号: CN104619858B 公开(公告)日: 2017-06-06
发明(设计)人: 王威;李英睿;徐煜;刘萍;孙广青;曾玺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C12Q1/00
代理公司: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代理人: 李志东
地址: 518083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胎儿 健康 状态 无创性 检测
【说明书】:

交叉参考相关申请

本发明要求2012年7月31日为申请日,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210271283.4,发明名称为“用于确定胎儿健康状态的方法”的权益,该申请的全部内容为了所有目的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确定胎儿的健康状态的无创性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涉及通过在来自怀孕女性的生物样本中评估与外源性生物体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而用于检测胎儿健康状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具有侵入性程序的常规产前诊断方法,如绒毛膜绒毛取样和羊膜穿刺术,对胎儿和母亲均具有潜在风险。可以采用孕妇血清标志物和超声波对胎儿非整倍性进行无创性筛查,但其具有有限的灵敏度和特异性。Kagan等,Human Reproduction(2008)23:1968–1975;Malone等,N Engl J Med(2005)353:2001–2011。

随着DNA测序技术的发展,无创性检测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某些疾病的临床诊断,从而提供一种新的并且有效的方法。无细胞胎儿DNA可以在孕妇外周血中被检测到。Lo等,Lancet 350:485487(1997);Lo等,Am.J.hum.Genet.62:768-775(1998)。尽管胎儿DNA的量在孕妇外周血中是低的,新一代的测序技术应经被成功地应用于检测针对胎儿疾病诊断的基因异常。

病毒、细菌、寄生虫、真菌和其他病原体感染怀孕女性后可以对胎儿产生不良后果,如流产、死产、和出生缺陷。冯&沈,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50-154页)。怀孕期间一些常见的临床病原体感染为:HBV、HCV、HIV、TORCH(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梅毒。

目前,医院里常用的用于检测HBV、HCV、HIV、TORCH、和梅毒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利用基于酶联免疫吸附(ELISA)的方法检测怀孕女性的外周血中针对所述病原体的抗体而进行评估的,从而间接反映所述怀孕女性的感染状态。这些方法对检测胎儿感染一般是无效的。所述方法的一些局限性为:1)只有少数已知的病原体可以被检测到;2)每一个 病原体需要相应的抗体检测试剂;3)所需要的血液量随着所需检测的病原体的数量而增加;4)这些方法非常耗时;以及5)这些方法不利于批量测试。

基于酶联免疫吸附(ELISA)的方法最致命的缺陷在于其并不适合胎儿感染的判断。例如,TORCH检测主要是通过以下而确定的:首先利用基于ELISA的方法评估孕妇外周血中IgM和IgG,随后确定所述怀孕女性的感染状态并推断对所述胎儿的可能影响。确定胎儿感染有时需要进一步的测试,如针对IgM检测的羊膜穿刺或胎儿核苷酸的PCR以确定所述胎儿是否被所述病原体所感染。然而,羊膜穿刺具有1%的流产风险,这是得其很难被怀孕女性及其家庭成员所接受。由于IgM和IgG间接反映了机体的感染状态,并且其抗体只是在一定时间段内产生于所述病原体,因此存在假阴性率。此外,由于不同的医院使用不同的检测试剂盒,并且缺少统一的质量控制标准,来自不同医院的测试结果可能并不一致。测试结果中的不一致降低了患者对于该检测的信任度和接受度,这使得医院不愿对怀孕妇女使用基于ELISA的TORCH筛查方法。

尽管最灵敏的直接检测病原体存在的方法时病原体培养,但其非常耗时并具有较高的失败率。因此,还没有看到病原体培养的大规模临床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胎儿健康状态的无创性检测方法,包含:在来自怀孕女性的生物样本中,评估至少一个来自外源性生物体的多核苷酸、多肽和/或小分子。

因此,在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胎儿的健康状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a)在来自怀孕女性的生物样本中,评估至少一个来自外源性生物体的多核苷酸、多肽和/或小分子的同一性和/或水平;b)分析所述外源性多核苷酸、多肽和/或小分子的所述同一性和/或水平;以及c)确定所述胎儿的所述健康状态,其中所述胎儿的所述健康状态为无HBV感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些胎儿的的健康状况并非是外界生物的感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小分子可以与宿主代谢相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50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