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备突起的金属微粒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76939.5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1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前川昌辉;榎村真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M技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B5/00 | 分类号: | H01B5/00;B22F1/00;B22F9/00;B22F9/2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贾成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突起 金属 微粒 | ||
1.一种金属微粒,其特征在于,为具备粒子本体和从所述粒子本体突出的突起、所述粒子本体的粒径为5μm以下的含镍元素的金属微粒,其中,所述突起内的至少1个突起具有尖细形状,且利用电子显微镜的表观上的高度相对于所述粒子本体的所述粒径大于1/4且为8/4以下。
2.一种金属微粒,其特征在于,其为具备粒子本体和从所述粒子本体突出的突起、所述粒子本体的粒径为5μm以下的含镍元素的金属微粒,其中,在低于构成所述突起的金属自身的熔点的温度下,所述突起熔融变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微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1个突起具有随着从其基端向顶端、利用电子显微镜的表观上的宽度逐渐变小的尖细形状,所述基端的表观上的宽度为所述表观上的高度的2倍的值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金属微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微粒的比表面积相对于由所述粒子本体的粒径所换算的将所述金属微粒设为球形的情况下的比表面积为2.5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金属微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微粒的微晶直径(d)相对于所述粒子本体的粒径(D)的比率(d/D)为0.02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金属微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子本体和所述突起是由相同的原材料形成为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金属微粒,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突起从所述粒子本体突出,
利用电子显微镜的表观上的高度相对于所述粒子本体的所述粒径大于1/4的大突起的根数为突起的总根数的30%以上。
8.一种金属微粒,其特征在于,其为具备粒子本体和从所述粒子本体突出的多个突起的含镍元素的金属微粒,其中,
所述突起具有随着从其基端向顶端、利用电子显微镜的表观上的宽度逐渐变小的尖细形状,且在所述多个突起间的利用电子显微镜的表观上成为最长的平面距离为7.5μm以下,在所述突起中具有最长的长度的突起的利用电子显微镜的表观上的高度大于所述最长平面距离的1/6。
9.一种含金属粒子组合物,其是含有权利要求1~8的任一项所述的金属微粒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的形态为粉体状或浆料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M技术株式会社,未经M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693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