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碱可溶型润滑覆膜的钢板、其制造方法和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78077.X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1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芹田敦;生井良和;川越亮助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帕卡濑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3C26/00 | 分类号: | C23C26/00;B32B15/08;C09D7/12;C09D135/00;C09D135/06;C09D171/02;C23C28/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蔡晓菡;刘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可溶 润滑 钢板 制造 方法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碱可溶型润滑覆膜的钢板。更详细而言,本发明可适合地用于具有碱可溶型润滑覆膜的汽车用钢板。
背景技术
以汽车用钢板为代表的各种平板状钢板经由压制成形等而被成形为期望的形状,其后在钢板上实施涂装。
要进行压制成形的板状钢板在钢板上涂布防锈油,以捆包成线圈状、片状等的钢材的状态交货至客户处。交货至客户处的钢板在压制工序还会被施加用于稀释防锈油的压制清洗油等,并进行压制成形。其后,利用涂装工序实施涂装。
附着有这种油分的钢板在涂装工序的脱脂工序中利用碱清洗而被去除,在残留有油分的情况下,大多会因涂料反弹而导致外观恶化、涂膜与原材料的密合性变得不良。换言之,钢板的压制加工优选为富有润滑性的表面状态,但加工后的钢板表面在脱脂工序中未进行清净化时,会在其后工序中导致不良。
作为对钢板表面赋予润滑性的其它方法,提出了在铝合金板的表面设置平均分子量为50,000~5,000,000的聚环氧乙烷(PEO)的覆膜的方法(专利文献1)。另外,提出改善了润滑水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钢板的表面上,从钢板的表面依次设置包含重均分子量为50,000~500,000的聚环氧乙烷(PEO)且该PEO的附着量为0.1~1.0g/m2的第1层以及包含运动粘度为7~32mm2/s(40℃)的润滑油且该润滑油的附着量为0.1~3.0g/m2的第2层(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32328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219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对商品美观的意识的提升,大多将钢板压制成更复杂的形状,在压制成形时要求润滑性更优异的钢板。尤其是,在锌镀敷钢板的情况下,由于表面上的锌的质地较软,因此在压制加工时容易发生与模具的凝结,若润滑性不充分,则容易发生所谓的刮花、留痕等。
本发明人等针对现有的涂布有润滑油的钢板和日本特开平8-323286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具有PEO覆膜的铝合金板,研究了它们的润滑性,结果发现:现有的钢板和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铝合金板的润滑性水平尚未达到现今要求的润滑性水平。另一方面,研究日本特开2012-121954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具有润滑覆膜的钢板的润滑性时,确认在所谓的干燥环境中,其润滑性水平满足了现有的要求水平。
然而,根据本发明人的进一步研究而确认了: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具有润滑覆膜的钢板在所谓的干燥环境中没有压制加工成型性的问题,富有润滑性,但在滞留于湿润环境的情况下,润滑性劣化,覆膜成分与材料成分的一部分以黑色附着物的形式附着在钢板上。本发明人进行该附着物的定性分析时确定:在该附着物中检出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该无机成分是钢板的一部分表面被磨削或磨耗而被削去的物质。本发明人考虑: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润滑覆膜是富有脱膜性的覆膜,因此第1层在湿润气氛下溶胀,无法由模具导入部分引入第1层和第2层,其结果,润滑性降低。
板状的钢铁材料以线圈状、片状等钢材的形态而被运送至客户处。这些钢材在运输时与大气接触的机会较多。尤其是,用船舶向日本国外输出的情况也较多,向输送目的地运输时或者在输送目的地进行保管时,有时会遭遇降雨、降雪、雨季(雨期)等情况。因此,这些钢材被置于湿润环境的机会较多,如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附带润滑覆膜的钢板中可观察到那样,针对滞留于湿润环境时的润滑性降低的改善措施是必须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鉴于上述情况,提供在干燥环境下具有优异的润滑性,且滞留于湿润环境后其润滑性也不会劣化、能够正常地进行压制加工、在压制加工后的碱脱脂工序中容易地进行去除的具有碱可溶型润滑覆膜的钢板。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具备以下所述技术特征的发明,能够实现上述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帕卡濑精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帕卡濑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80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