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铆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04598.7 | 申请日: | 2013-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0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沈皓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5/00 | 分类号: | B21D4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1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铆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铆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生活中的小零件都是通过铆机压制生产出来的。
传统的铆机,当工件加工完成后,需要操作者手动将工件从铆机卸到卸料槽中,铆机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浪费成本,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铆机。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一种铆机,其包括:置于平台上的检测单元,工装,切换单元,工装识别单元及自动卸料单元;所述自动卸料单元包括:底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卸料连接部,固定与所述第一卸料连接部连接的第二卸料连接部,活动与所述第二卸料连接部连接的第三卸料连接部,活动与所述第三卸料连接部连接的第四卸料连接部,及置于所述第四卸料连接部上的第五卸料连接部;其中,所述底座两端开有底座槽孔;所述第二卸料连接部下端开有卸料轴孔;所述第三卸料连接部上端设置有第一卸料连接轴,中部设置有第二卸料连接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卸料连接轴在所述卸料轴孔内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卸料连接轴在底座槽孔上做上下运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五卸料连接部上还设置有螺丝并通过螺丝被固定在所述第四卸料连接部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五卸料连接部在平面内成角度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铆机,通过自动卸料单元实现铆机的自动卸料功能,替代传统的人工卸料方式,该装置结构简单,节约成本,使铆机装置可以最大程度的被使用,省时省力,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铆机中检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铆机中工装的后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铆机中切换单元的局部透视前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的铆机中切换单元的局部透视右视图;
图6为图1所示的铆机中工装识别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铆机中自动卸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铆机,100;平台,10;检测单元,20;检测感应部,21;检测连接部,22;检测感应探头,221;弹簧,23;工装,30;工装孔,31;把手,32;切换单元,40;第一切换连接部,41;第一切换孔,411;第二切换连接部,42;第二切换孔,421;第三切换孔,422;第三切换连接部,43;第一切换感应部,44;第二切换感应部,45;工装识别单元,50;第一识别连接部,51;识别孔,511;第二识别连接部,52;识别柱,53;自动卸料单元,60;底座,61;底座槽孔,611;第一卸料连接部,62;第二卸料连接部,63;卸料轴孔,631;第三卸料连接部,64;第一卸料连接轴,641;第二卸料连接轴,642;第四卸料连接部,65;第五卸料连接部,66;螺丝66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说明的是,所述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所述实施例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见图1所示,铆机100包括平台10,置于平台10上的检测单元20,工装30,切换单元40,工装识别单元50,自动卸料单元60。
请参见图2所示,置于铆机100内部的检测单元20包括检测感应部21,在所述检测感应部21内部上下移动的检测连接部22;套在所述检测连接部22上端的弹簧23;其中所述检测连接部22下端还设置有检测感应探头221。
优选的,所述检测感应部21的内部为U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检测连接部22上端在所述检测感应部21的U型结构内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弹簧2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检测感应部21上;
优选的,所述检测感应探头221与衬套(图中未示出)相抵接。
结合图1,图2所示,当铆机100上未安装衬套时,检测连接部22,弹簧23置于原位置不动,检测连接部22处于原位置不移动,铆机100发出警报,停止工作;当铆机100上安装有衬套时,检测感应探头221抵接衬套,并推动检测连接部22在检测感应部21的U型结构内向上移动,此时,弹簧23被压缩,铆机继续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45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塞片锁
- 下一篇:帐篷的外插销定位装置和帐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