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八车道湖底明挖暗埋隧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8774.4 | 申请日: | 201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6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新;刘建国;王文通;丁华兴;王树英;阳军生;黎心海;宋程鹏;包润平;黄夏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77 | 分类号: | E02D29/077;E02D31/12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熊贤卿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车道 湖底 明挖暗埋 隧道 结构 | ||
1.一种双向八车道湖底明挖暗埋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隧道结构为包括左右两个隧道和中间一个管廊的三跨结构;
所述的隧道结构分别在所述左右隧道的最低点设置用以抽排所述左右隧道内的消防水、冲洗水和渗透水的水泵房,所述的隧道结构分别在所述左右隧道的隧道口设置用以抽排敞口段内雨水的雨水泵房;
所述的隧道结构是主要由顶层、底层、中隔墙以及侧墙围挡而成的整体框架,其中:所述顶层包括依次相连的湖水层、防冲刷层、防水层、第一模筑钢筋混凝土层以及防火层,所述底层包括依次相连的路面层、路面铺装层、第二模筑钢筋混凝土层、防水层以及垫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层的横向坡度范围在1.25%-1.75%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包括顶板,所述底层包括底板;根据所述顶层覆土高度的不同,所述的隧道结构的断面配筋至少包括加强段和标准段;
所述加强段的所述顶层的覆土厚度范围在3.37m-6.6m之间,其中:所述加强段的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厚度分别大于或等于120cm,所述侧墙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00 cm;
所述标准段的所述顶层的厚度小于3.37m,其中:所述标准段的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厚度分别小于或等于110cm,所述侧墙的厚度小于或等于90 c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包括第一内侧环向主筋和第一外侧环向主筋,所述第一内侧环向主筋和所述第一外侧环向主筋的直径相等;
所述第一内侧环向主筋和所述第一外侧环向主筋的纵向间距不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所述顶板以及所述底板还包括第二内侧环向主筋和第二外侧环向主筋,所述第二内侧环向主筋和所述第二外侧环向主筋的直径不等;
所述第二内侧环向主筋和所述第二外侧环向主筋的纵向间距不等。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包括下层钢筋,所述底板包括上层钢筋,在所述下层钢筋和所述上层钢筋间设置加强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左右隧道的横向设置抗拔桩,所述抗拔桩与所述底板刚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拔桩的桩头钢筋伸入所述底板内并弯成9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和/或所述底层与所述中隔墙和/或所述侧墙的拐角处分别设置用以提高所述隧道结构的整体抗剪及抗弯性能的砼加腋倒角及倒角钢筋。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左右隧道的纵向每隔开设用以防止所述左右隧道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及温度变化伸缩引起混凝土开裂的变形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877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抗拉构件的仿形流体填充室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孕妇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