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放射性判别膜蛋白质转运功能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1115.6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6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海;张文;江雪源;张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循文 |
地址: | 21009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射性 判别 膜蛋白 转运 功能 方法 | ||
1.非放射性判别膜蛋白质转运功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将天然大豆蛋黄卵磷脂按照100mg/mL的比例溶于氯仿,用氮气均匀吹干溶液后,用超纯水再一次溶解析出的天然大豆蛋黄卵磷脂,并且超声得到天然大豆蛋黄卵磷脂的脂质体;
将膜蛋白与上步经处理的天然大豆蛋黄卵磷脂混匀,添加底物ATP以及稳定脂质体结构的其他成分并摇匀,得到脂蛋白体重组混合物;按占总体积的比例,具体组成为:去污剂 10%wt TritonX-114:8%,100mg/mL超声制备的微脂体:14%,10mg/mL心磷脂:8%,0.3μg/μL 膜蛋白:13%,0.1m M 底物(ATP): 1%,0.1M PIPES 缓冲液:9%, 超纯水: 47%;
将Amberlite XAD-2大孔树脂与制备好的脂蛋白体重组混合物按照2:1的体积比例混合后放置摇床上摇匀15分钟,将混匀样品加入G75凝胶层析柱分离脂质体后,取样品与ADP按照10:1的体积比例进行转运反应;至少分三个时间点,用膜蛋白活性抑制剂:吡哆醛-5'-磷酸停止反应;
将样品添加到G50凝胶层析柱上,进行转运反应后脂蛋白体的纯化收集;
最后,将收取的脂蛋白体与乙醇以及氯仿按照1:2:6的体积比例混匀并且放置分层,取上层液400-600μL移至新无菌管后放置在4℃冰箱保存,得到包裹的ATP和ADP,再送至HPLC仪,应用HPLC仪分析得到在至少三个反应时间条件下ADP和ATP量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记录每个条件下ADP以及ATP显示的峰面积,根据ADP、ATP的峰面积得到它们在转运反应后的相对量,结合不同的转运反应时间点得到ADP/ATP的转运趋势,若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ATP的含量趋于降低,相对的ADP的含量趋于上升,由此可判断该膜蛋白具备转运ADP/ATP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放射性判别膜蛋白质转运功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蛋白为腺嘌呤核苷酸转移酶4(ANT4)或解偶联蛋白UCP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放射性判别膜蛋白质转运功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反应时间为转运反应的5s、15s和3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111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