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助力外骨骼的液压套索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1708.2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3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松;路新亮;贾山;杜峰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74 | 分类号: | A61F2/7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助力 骨骼 液压 套索 驱动 装置 | ||
1.一种用于助力外骨骼的液压套索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装置包括支架(1)、集成液压执行器(2)、夹头(3)和套索(4),
集成液压执行器(2)固定连接在支架(1)上,集成液压执行器(2)包括二级电液伺服阀(211)和集成缸体(203),集成缸体(203)上部设有带有进油口的进油道和带有出油口的出油道,每个二级电液伺服阀(211)的进油口与集成缸体(203)的进油道相连通,每个二级电液伺服阀(211)的出油口与集成缸体(203)的出油道相连通;
集成缸体(203)的下部设有相互平行布置的活塞腔(210),集成缸体(203)的顶端开有与活塞腔(210)相通的通孔,集成缸体(203)顶端的通孔中设有密封前端盖(202);活塞腔(210)的底部设有密封后端盖(204),密封后端盖(204)的外壁上套装有挡环和O型圈组合密封件(205),挡环和O型圈组合密封件(205)嵌至在密封后端盖(204)和集成缸体(203)的内壁之间;
每个活塞腔(210)内设有一个液压执行单元,每个液压执行单元对应一个二级电液伺服阀(211)、一个夹头(3)和一个套索(4),每个液压执行单元包括活塞杆(201)、密封件(206)、防尘圈(207)、活塞杆组合密封件(209),活塞杆(201)位于活塞腔(210)中,活塞杆组合密封件(209)套装在活塞杆(201)的上部,活塞杆组合密封件(209)嵌至在活塞杆(201)和活塞腔(210)内壁之间,防尘圈(207)套装在活塞杆(201)的下部,防尘圈(207)嵌至在密封后端盖(204)和活塞杆(201)之间;活塞杆(201)的底端穿出密封后端盖(204);二级电液伺服阀(211)位于液压执行单元的上方,且每个二级电液伺服阀(211)的第一控制端口和第二控制端口分别与该二级电液伺服阀(211)对应的活塞腔(210)的腔体连通;
夹头(3)与活塞杆(201)底端连接,套索(4)固定连接在夹头(3)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助力外骨骼的液压套索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头(3)包括锥形接头(301)、旋紧螺母(302)和紧钉接头(303),
锥形接头(301)的上部设有上空腔,锥形接头(301)上部壁面设有通孔,锥形接头(301)的中部设有凹槽,该凹槽与上空腔连通,锥形接头(301)中部的外壁面设有外螺纹,锥形接头(301)的下部设有呈倒锥台的锥形体,该锥形体由锥片组成,锥片之间有空隙;锥形接头(301)的上部与活塞杆(201)的底端通过螺拴固定连接;
旋紧螺母(302)的上部设有定位孔,该定位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定位孔的内螺纹与锥形接头(301)中部的外螺纹相配合,旋紧螺母(302)的下部设有呈倒锥台的限位孔,该限位孔可套装在锥形接头(301)下部的锥形体的外侧;
紧钉接头(303)呈带有通孔的柱体,该紧钉接头(303)位于锥形接头(301)中部的凹槽中。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助力外骨骼的液压套索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索(4)包括套管和绳索(401),套管套装在绳索上,且绳索(401)的一端穿过锥形接头(301)下部的锥形体,固定在紧钉接头(303)上,套管固定连接在支架(1)上。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助力外骨骼的液压套索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成缸体(203)中设有六个活塞腔(210)。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助力外骨骼的液压套索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液压执行单元还包括第一抗磨环(208)和第二抗磨环(212),该第一抗磨环(208)套装在活塞杆(201)的上部,且位于活塞杆组合密封件(209)的下方,第二抗磨环(212)套装在活塞杆(201)的下部,第二抗磨环(212)位于密封前端盖(202)和活塞杆(201)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170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