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导模干涉的偶氮苯聚合物表面起伏光栅光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2735.1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5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生兵;庞东升;张伯平;黄聪聪;王婷婷;张云飞;李兴;刘广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2/04;E01D101/28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景丽娜 |
地址: | 650200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干涉 偶氮 聚合物 表面 起伏 光栅 光刻 | ||
1.一种预制波形钢腹板PC工字梁转组合箱梁桥施工工艺,所施工组合箱梁桥包括架设在桥梁下部支撑体系上的组合箱梁,所述组合箱梁沿纵桥向方向分为多个组合箱梁节段,每个所述组合箱梁节段均由两片左右对称布设的波形钢腹板PC工字梁(7)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波形钢腹板PC工字梁预制:对施工所述组合箱梁需用的波形钢腹板PC工字梁(7)进行预制,过程如下:
步骤101、预制台座施工:先在预制场地平铺一层混凝土垫层(5),并在混凝土垫层(5)上施工混凝土台座(1)作为波形钢腹板PC工字梁(7)的预制台座;
所述混凝土台座(1)的长度不小于波形钢腹板PC工字梁(7)的纵向长度,所述波形钢腹板PC工字梁(7)由混凝土底板(7-1)、位于混凝土底板(7-1)上方的混凝土顶板(7-2)和连接于混凝土底板(7-1)与混凝土顶板(7-2)之间的波形钢腹板(7-3)组成,所述混凝土台座(1)的宽度不小于混凝土底板(7-1)的宽度,所述混凝土顶板(7-2)内设置有顶板钢筋骨架,所述混凝土底板(7-1)内设置有底板钢筋骨架和体内索,所述体内索为沿混凝土底板(7-1)的长度方向布设的预应力筋;对混凝土底板(7-1)进行浇筑成型的底板成型模板安装在混凝土台座(1)上,所述底板成型模板包括平铺在混凝土台座(1)上的底模板(2-1)和安装在底模钢板(2-1)上的侧模板(2-2),所述底模板(2-1)为钢板;所述混凝土台座(1)内配置有钢筋网片;
步骤102、底模板安装:将底模板(2-1)安装在混凝土台座(1)上,并通过多个膨胀螺栓(3)将底模板(2-1)固定在混凝土台座(1)上,多个所述膨胀螺栓(3)均固定在混凝土台座(1)上且其顶端均以焊接方式固定在底模板(2-1)上,所述底模板(2)与混凝土台座(1)之间铺有一层细砂(4);
步骤103、底板内钢筋骨架安装:在步骤102中已安装完成的底模板(2-1)上,安装所述底板钢筋骨架;
步骤104、底板内波纹管安装:在步骤103中已安装完成的所述底板钢筋骨架内,安装预应力孔道预留用的波纹管;所述预应力孔道为供所述体内索穿入的孔道;
步骤105、定位支架安装及侧模板支立:在步骤101中所述混凝土台座(1)的左右两侧分别搭设一个定位支架(8),并在底模板(2-1)上支立侧模板(2-2);
所述定位支架(8)的高度低于混凝土顶板(7-2)的底部高度,所述定位支架(8)包括由多根杆件拼装而成的支撑架和多个对波形钢腹板(7-3)进行定位的定位杆(8-1),多个所述定位杆(8-1)沿混凝土台座(1)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多个所述定位杆(8-1)均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且其均位于所述支撑架内侧;
步骤106、波形钢腹板安装:将预先加工完成的波形钢腹板(7-3)安装于步骤103中所述底板钢筋骨架上方,并通过两个所述定位支架(8)上所安装的定位杆(8-1)对波形钢腹板(7-3)进行定位;
步骤107、底板混凝土浇筑:对混凝土底板(7-1)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步骤108、顶板成型模板安装:在步骤105中安装完成的两个所述定位支架(8)上,安装用于浇筑成型混凝土顶板(7-2)的顶板成型模板;
步骤109、顶板内钢筋骨架安装:在步骤108中已安装完成的顶板成型模板内,安装所述顶板钢筋骨架;
步骤110、顶板混凝土浇筑:对混凝土顶板(7-2)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步骤111、底板体内索张拉:待步骤107中所浇筑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在所述预应力孔道内穿入所述体内索并进行张拉,且张拉完成后进行预应力孔道压浆及封锚处理;
步骤二、波形钢腹板PC工字梁移位及架设:将步骤一中预制好的波形钢腹板PC工字梁(7)从预制场地移至架设施工场地,并将波形钢腹板PC工字梁(7)架设在预先施工完成的所述桥梁下部支撑体系上;
步骤三、纵向湿接缝施工:对所施工组合箱梁的各组合箱梁节段分别进行纵向湿接缝施工,并获得施工完成的多个组合箱梁节段;
对各组合箱梁节段进行纵向湿接缝施工时,将组成该组合箱梁节段的两片波形钢腹板PC工字梁(7)的混凝土底板(7-1)之间以及混凝土顶板(7-2)之间的纵向湿接缝分别进行施工;
步骤四、体外索张拉及体系转换:在步骤三中施工完成的各组合箱梁节段内分别布设多道体外索,并对多道所述体外索进行张拉;张拉完成后,完成体系转换,获得施工完成的组合箱梁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273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